§
比起全面禁絕,開放是為了更有效的管制。
§
我的夢想就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建立集中營,實施大屠殺制度,而且過程完全合法。
讓敵人自相殘殺無法滿足我的控制欲,把他們統一處理掉才能彰顯我宰制一切的權力。
§
在樹下躲雨,雨停了就要離開,恐怕風一吹,天明明沒落雨,你倒被樹下的假雨淋得全身溼透。
§
小女孩從後方蹦蹦跳跳接近木椅。木椅上有一隻白色狐狸犬,趴在牠的老主人旁邊,一見到小女孩過來就跳起來,汪汪汪直吠。蹦蹦跳跳的小女孩雙腳重重落地,僵直不動。老主人則拍打著狐狸犬的背,叫牠坐下。小女孩慢慢走開。
小女孩,別因此而討厭全天下所有的狗。
§
叔本華把意欲完全等同於意志,把擺脫抽象思考等同於擺脫意志的束縛。可是,在我看來,雖然意欲的確是意志的一部分,抽象思考也的確由意志推動;然而,擺脫意欲的宰制不是擺脫意志,而是使意志終止意欲對其自身的擾亂;終止抽象思考也是由意志拿回主動權,不讓意志的認識活動繼續受抽象思考的誤導。
所謂「意志的寂滅」,不是真的消滅意志自身,而是使意志自身進入平靜狀態。平靜的解脫與救贖狀態,與意志自身應該毫不衝突:不過就是叫意志停止不必要的騷動罷了。
§
「絕對沒有絕對」的矛盾如何解決?
答:說「沒有絕對」就好。
§
倫理是相對的,因為關係是相對的。因此以倫理為主體的道德是相對的。注意,是「道德」「倫理」而非「真理」。
§
蘇珊.桑塔格:「促進正義往往意味著壓制大部分的真相。」
也許這世界的真相,就是正義從來是謊言。
也許真相就是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幸福,繼續分配地球有限的資源,甚至得到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總有人要犧牲。
也許強凌弱、階級與權力才是真相,而「促進正義」就是要壓制不平等的真相,粉飾太平,繼續讓人相信人類可以更平等。
§
「大自然」,也就是上帝用以創造和治理世界的藝術,也像在許多其他事物上一樣,被人的藝術所模仿,從而能够製造出人造的動物......號稱「國民的整體」或「國家」的這個龐然大物「利维坦」是用藝術造成的......
--霍布斯《利維坦》
如果說,人類生活的最高目的就是投身藝術,而人最高境界的藝術作品就是利維坦......
帝國的意象是如此壯美,而建造一個帝國又是如此誘人。
H說:「那麼回顧審視一下建造帝國所付出的代價?」
我回答:「雕刻不也是破壞木石?」
§
悖論會違反現實或出現矛盾,是因為絕對的前提。出現悖論,就表示它使用的前提不是絕對的,一定有例外。
§
Truth,真理,實話。真理就是實話。然而,實話不一定就是真理。
實話有兩種,一種是符合事實,一種是符合自己所相信的一切。
自己所相信的一切,不一定就是事實。所以當有人說了符合自己信念的實話,他說的卻不一定是真理。
§
因為我們相信天堂與地獄,所以我們有道德。
道德是手段不是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理想國。
§
沒有希特勒,新納粹根本不值一提。
重點不是納粹黨,也不是納粹黨的主張,更不是納粹黨在希特勒統治下執行的恐怖政策,而是希特勒這個人。
希特勒是偉人--偉人通常邪惡。他的理論不值一提:種族主義、反同志以及反共等等。他執行這些錯誤主張的強力意志才是重點,是這種同時拯救德國經濟,重整德國軍備以及差點統一歐洲的意志使他可稱為偉人。
至於納粹,以及後來的新納粹,從來都是最可笑的笑話。
如果真要效法希特勒,絕不是去相信他所相信的東西,而是學習他推動信念的意志、決心與手段。
希特勒所做的,是把那時代的(錯誤)思潮徹底執行,這是一種成就。如果正確思想以同樣的意志力被貫徹,這世界早就變成理想國了。
§
再強調一次,偉人是先有豐功偉業,道德於他才變得無所謂。而這豐功偉業基本上也符合道德的結果論。猥瑣的小人物若試圖超越善與惡,他也只能選擇犯罪--然後墮落為邪惡的平庸。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