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聽到呼喚,於是來了。(?)
印象中我應該沒寫過「我眼中的災難」哦?
任何場景描寫,除卻字句上運用的技巧,都必要有客觀的理解和主觀的想像。
如果不是記實文學,我尤其認為後者更重要。
另外就是,災難的對象通常是廣泛的,不過我認為要加強效果,應從廣泛的受難者中抽出一兩個焦點特別強調。
實例的話,我是沒有,不過有書本想推薦︰唐山大地震。
它的文章有種良好的節奏︰並非一味寫建築物怎麼崩塌,人怎麼逃難等緊張場面,亦會有緩慢的,如半身被壓在瓦礫下,等候死亡的沈默。
我好像聽到呼喚,於是來了。(?)
印象中我應該沒寫過「我眼中的災難」哦?
任何場景描寫,除卻字句上運用的技巧,都必要有客觀的理解和主觀的想像。
如果不是記實文學,我尤其認為後者更重要。
另外就是,災難的對象通常是廣泛的,不過我認為要加強效果,應從廣泛的受難者中抽出一兩個焦點特別強調。
實例的話,我是沒有,不過有書本想推薦︰唐山大地震。
它的文章有種良好的節奏︰並非一味寫建築物怎麼崩塌,人怎麼逃難等緊張場面,亦會有緩慢的,如半身被壓在瓦礫下,等候死亡的沈默。
我覺得每個人心中都有黑暗。
不過我人很好,我會樂於分享自己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