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留意了這個貼有一段時間了,大家好像對人格分裂及精神分裂好像攪混了,我在這裡向大家解釋一次吧:
解離性人格疾患
解離性人格疾患,又名多重人格、人格分裂,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版本命名為(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後來改名為(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是心理疾病的一種,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歸類於第一軸的解離症的一種。多重人格具有超過一個(若是2個則稱為雙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各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像,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此時原本的人格對於這段時間是沒有意識也沒有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通常在此分裂現象開始時,原本的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人格,或稱主人格)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所以即使患者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已有多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是屬思想障礙精神病,思想障礙是指人在一些特定情境下,由於思考過程受到暫時性干擾或持久性偏差,導致人無法接受正確的訊息或對訊息產生錯誤的分析,判斷,甚至扭曲事實,缺乏現實感,不合邏輯和不合理性的思考;進而令病人語無倫次,行為怪異,喜怒無常,表情呆滯等不同程度的自閉性行為,以至影響日常生活功能的運作。
簡單的說,精神分裂症:
早期會有不尋常知覺,怪異行為,減少與其他人接觸。
中期是會亂說話,像個瘋子,出現幻覺,跟本不可以正常溝通。
精神分裂從開始到康服,都只扮演一個角色。
而解離性人格疾患:
「各個人格」的社交功能大至/比較正常,當出現一些因素,
例如壓力,會出現身分的變換。
人格分裂從開始到康服,可以扮演兩個或以上的角色。
基本上以上兩種都是重性精神病,
大家的其中一個共通點是影響日常生活作息。
而影帝裂犽所提出的,比較像早期的人格分裂。
樓主你用指甲刺進他的大腿時,會否「聽到」有人叫你這樣做?
平常你可以「見到」牠嗎?
其實樓主會這樣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期望有一個同伴帶領你走出困局
就如幻貓所說的一樣。
我比較篇重樓主你只是想太多,你現在要做的是對自己的自我認同。
其實與你對話的,是你自己別一個自我意識,他根本就是你自己,
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再好好的與「他」溝通,與「他」結合。
人獸合一是有可能的,視乎你是否肯踏出第一步。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過現正修讀有關課程,希望我的知識可以幫的上忙
樂園有很多獸都支持你喔!加油!!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