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http://movie.mtime.com/129572/
http://baike.baidu.com/view/562609.htm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編劇:
李·霍爾 Lee Hall ....(screenplay) and
理查德·柯蒂斯 Richard Curtis ....(screenplay)
邁克·莫波格 Michael Morpurgo ....(novel)
主演:
傑瑞米·艾文 Jeremy Irvine ....Albert Narracott
彼得·穆蘭 Peter Mullan ....Ted Narracott
艾米麗·沃森 Emily Watson ....Rose Narracott
影片類型:戰爭 / 劇情 / 曆史
片長:146 分鍾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 德語
電影劇情
影片故事講述的是前額有著白色十字花紋的喬伊原本是一匹在農場幹活的小馬,它與英國男孩艾伯特一起幹活、 遊玩、成長,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惜好景不長,一戰爆發,艾伯特的父母爲了籌錢挽救農場,狠心將喬伊賣到軍隊,它與艾伯特不得不就此分別。
參軍了的喬伊因爲體格強健,溫順聽話,很快就成爲了上尉的座騎。然而戰爭慘烈,喬伊開始不由自主的更換主人。從英國上尉,法國老農與孫女,到德國騎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他們的人生起伏,悲歡離合,更看盡了人間冷暖與戰爭帶來的苦痛創傷。
而對喬伊難以忘懷的艾伯特,也參軍來尋找它。在冰冷淒涼的戰壕,艾伯特的勇氣與堅持感動了衆人,喬伊也一直惦記著他。但在一戰的陰影與硝煙籠罩下,一個人與一匹馬那麽渺小,在那每時每刻都生死攸關的殘酷戰場,他們真的能再次相逢嗎?
幕後花絮
點擊以顯示隱藏內容
小說和舞台劇
英國作家邁克·莫波格創作於1982年的兒童小說《戰馬》是影片的改編來源,這本小說也曾經在2007年被尼克·斯塔福德(Nick Stafford)改編成戲劇劇本搬上過戲劇舞台。可謂是一本家喻戶曉的“著名小說”,那麽邁克爾·莫波格是怎麽想到要從人和馬的關係入手來寫戰爭故事的呢?這還要從頭說起。
邁克·莫波格住在英格蘭伊茲利的德文區鄉下,這裏曾經一度是一戰中著名的德文騎兵隊的大本營。後來莫波格見到了幾個一戰的幸存者,其中的一個騎兵曾經告訴莫波格,在戰場上,他們是多麽信任自己的馬。另外的一些老兵則講述了在戰爭中的一些令人感喟的生離死別、陰陽兩隔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有一個共同的主角,那就是馬。於是,莫波格就按照著馬的線索追尋下去,他了解到在一戰中死掉的馬足足有1000萬匹。於是,一個以馬的戰爭經曆爲線索的想法便在莫波格的心中生根。
幾年之後,做了無數次采訪和調研的莫波格遇見了一位怪人,他不喜歡和人打交道,而是把自己所有的心裏話都和馬說。見到了這位怪人之後,莫波格終於確定了自己的小說情節:寫一匹馬在戰爭中的所見所聞。它經曆了數個家庭和數個主人的喂養,看到了戰爭的全過程,戰爭留在人類心頭的傷痕一樣留在了它的身上。那些人類的喃喃自語已成爲了它生命的一部分。在莫波格的小說中,這匹馬的主人有一個德文的農場男孩、一個英軍騎兵軍官、一個德國士兵以及一個法國家庭。因爲視角獨到、文字洗練,1982年,這本小說出版之後,還曾獲得過曾獲得當年惠特布萊德獎(即現在的柯斯達文學獎)亞軍。
小說獲得成功之後,莫波格想將其改編成舞台劇的劇本,但是要把以一匹馬的視角展開的故事調整到人類身上,可謂是一件天大的難事。所以在進行了5年的努力之後,著名英倫制片人西蒙·錢甯-威廉和莫波格的改編宣告失敗。不過,在2007年,科班出生的尼克·斯塔福德卻將小說成功改編成了劇本,並在排演成了話劇。因爲這出戲,尼克·斯塔福德獲得了2008年勞倫斯·奧利維爾獎的提名,並在2011年獲得了托尼獎。
帶著童心拍電影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位成績卓著的導演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時時刻刻都帶著童心在拍,因爲在他的眼中和在這部電影中,“童心”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斯皮爾伯格說:“在這個故事裏,我不僅看到了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的陣痛,更重要的是,我還看到了美好和善良的人性。所以,我很被打動。而且,故事中還有一個小主人公,整部電影的情感線索都是由這個小主人公對自己喂養的小馬駒的想念穿綴起來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童趣、很天真、很善良的故事。我們能在其中安排很多東西——不僅僅是戰爭的。對我來說,拍攝這部電影,就好像重新回到了童年一樣。在美國,一戰是一場很少被提及的戰爭,這並不正確,所以我也覺得我有必要來拍攝一部講述一戰故事的影片,選擇《戰馬》這個小說,是非常恰當的。”
斯皮爾伯格的這種用童星拍電影的想法得到了劇組很多成員的支持,邁克·莫波格甚至形容他“就是一個小孩”。莫波格說:“斯皮爾伯格極有才華,又很有童趣,很多時候,他就好像是一個小孩一般天真而爛漫。所以,影片中的很多戲份都被他拍攝得既有童趣又有觀賞性。更爲難等可貴的是,斯皮爾伯格還是一個非常善良、開懷以及和藹的人。我去片場探班了幾次,所遇見的他都是富有激情而且非常和善的。”
當然,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不可能從馬的視角展開,所以,對小說進行改編就是必須的。爲影片編劇的是著名編劇理查德·柯蒂斯,他曾經編寫過以一戰爲背景的英劇《黑爵士四世》,對一戰的曆史可以說是相當熟稔於心。此外,與戲劇用玩具馬當做道具不同,在斯皮爾伯格的電影裏,他使用了超過130匹真馬作爲馬主演,至於臨時的馬演員,那就更多了。關於影片的劇本,柯蒂斯說:“我曾經考慮過從戲劇劇本改編電影劇本,因爲原著小說的視角實在是太獨到了,但是斯皮爾伯格鼓勵我說,要我用自己的視角,大膽地改編劇本。後來我仔仔細細地看了小說和戲劇的劇本,兩者綜合,寫出了我自己的電影劇本,應該說是戲劇劇本的存在,才激勵我‘勇敢地’改編出了影片的劇本”。
在影片中扮演男主角艾爾伯特的是英國的年輕演員傑瑞米·艾文,這是他的第一部大銀幕作品,關於拍攝電影,艾文說:“這部電影和我想象得很不一樣,我們用著老式的武器,做著100年前的人做的事情。這很有意思,而且斯皮爾伯格也是一個很有氣質的導演。他在現場的掌控、對電影的理解和把握,都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剛剛開拍的時候,我會很緊張,總是在擔心自己的發揮和拍攝中的一些突發事件,但是隨著拍攝的漸漸上路,加之導演的好脾氣,這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海報:
預告片: http://movie.mtime.com/129572/trailer.html
===============================================
一部紀錄片風格的劇情片
畫面漂亮、音樂很贊,整體敘事有些平淡,可正是平淡中顯真情啊~~
而且這個“情”不僅僅是艾伯特和喬伊之間的友情
還有其他各色角色的兄弟情、父子情,馬和馬之間用於舍己的友誼,甚至是戰場上建立起的最脆弱的友情
每一種情感都令人感動
好吧,果然這部電影重點賣的是人性而不是馬性……(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