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四處可見,可知道台灣還有一種鳥稱「山麻雀」 牠是留鳥,可能物種競爭、正快速消失中,全台應剩不到1000隻,比不少已列入瀕臨絕種鳥類的數量還要稀有,台灣省野鳥協會今年把牠列入調查重點,請鳥友協助,一起關懷 記錄台灣的山麻雀活動與分布情形。
山麻雀是台灣省野鳥協會總幹事盧冠安的碩士論文研究主題,他說,大家都知道,賞鳥人口變多了,珍稀鳥類調查與記錄筆數比以前更多,但山麻雀的紀錄並沒有因此而增加,值得大家關心與注意。

盧冠安說,山麻雀分布於東亞地區,西起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中亞五國之一)、阿富汗,向東沿喜馬拉雅山脈成狹長帶狀分布,於東亞地區則分布在中國長城以南、日本、韓國等地,在台灣屬留鳥。

以他在野外長年調查的經驗,山麻雀在台灣的數量快速減少中,繁殖期三到七月間出現的地方,以開墾附近2200公尺以下的山區中小型聚落為主,盧冠安曾在力行產業道路上看到約48隻山麻雀,是他調查多年來看到最多的族群。

山麻雀腹面較白淨,聲音較輕柔且較具音樂性,活動力較低,全長14公分和麻雀一樣大、但臉頰無黑斑、雄鳥頭較紅麻雀臉頰有黑斑頭為棕褐色,棲息在海拔200-2000公尺間的山區開墾地但在海拔500-1500公尺間分布較多。

台灣本島的山麻雀近年來數量的確在減少當中,谷關地區族群自從1998年六月最後一筆記錄之後再也沒有記錄過、武陵農場和利稻的族群也幾乎消失,詳細原因目前尚不明朗。

盧冠安說,依他估計山麻雀在台灣的族群數量絕對不超過千隻,比起諸多瀕臨絕種保育類鳥類,如:藍腹鷴、林雕、帝雉、朱鸝等更為稀有,是台灣需要保護鳥種之一,若不及早保育,恐怕山麻雀真的要在20年之內於台灣消失。

盧冠安說,他收集到的山麻雀紀錄仍然相當少,今年台灣省野鳥協會將以該鳥為對象深入調查,希望鳥友們能夠踴躍提供紀錄供研究。
http://times.hinet.net/news/20060808...3321e81ee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