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
|
love-la-tigre [2025/09/12 14:02] 狼王白牙 |
love-la-tigre [2025/09/12 14:13] (目前版本) 狼王白牙 fixed |
||
|---|---|---|---|
| 行 26: | 行 26: | ||
| ===== 艺术价值评述 ===== | ===== 艺术价值评述 ===== | ||
| - | 这部漫画翻读起来十分迅速,甚至在十分钟内即可通读,但其画面之美与动物描绘的精准细致,却令人无法忽视。Bertolucci通过精妙的色彩运用(可能为水彩结合数码处理),营造出丛林的深度感:树叶在前景中模糊化处理,形成类似动画电影中的景深效果。动物的姿态与神情刻画入微,兼具真实感与表现力。 | + | 这部漫画甚至在十分钟内即可通读,但其画面之美与动物描绘的精准细致,却令人无法忽视。Bertolucci通过精妙的色彩运用(可能为水彩结合数码处理),营造出丛林的深度感:树叶在前景中模糊化处理,形成类似动画电影中的景深效果。动物的姿态与神情刻画入微,兼具真实感与表现力。 |
| 虽然作品无任何文字,但叙事却张弛有度。主角老虎的镜头与其他动物的画面交替呈现,整体效果极似纪录片影像。正因如此,Bertolucci在致谢中特别提到意大利科普大师皮耶罗·安杰拉(Piero Angela)及纪录片配音员Claudio Capone,以示致敬。 | 虽然作品无任何文字,但叙事却张弛有度。主角老虎的镜头与其他动物的画面交替呈现,整体效果极似纪录片影像。正因如此,Bertolucci在致谢中特别提到意大利科普大师皮耶罗·安杰拉(Piero Angela)及纪录片配音员Claudio Capone,以示致敬。 | ||
| - | 评论普遍认为,这本作品是小巧的艺术珍品,定价合理,值得推荐。据悉,《Love》系列将持续以不同动物为主题,本卷则献给老虎。 | + | 评论普遍认为,这本作品是小巧的艺术珍品,值得推荐。据悉,《Love》系列将持续以不同动物为主题,本卷则以老虎为主题。 |
| ===== 出版与创作背景 ===== | ===== 出版与创作背景 ===== | ||
| 行 42: | 行 42: | ||
| 最终,读者在阅读《Love – La tigre》时,会被一种温润、细腻而充满敬畏的自然颂歌所打动。 | 最终,读者在阅读《Love – La tigre》时,会被一种温润、细腻而充满敬畏的自然颂歌所打动。 | ||
| - | [[http://wolfbbs.net/wiki/lib/exe/fetch.php?media=tiger1.jpg|{{:tiger1.jpg?direct&200|tiger1.jpg}}]] | + | {{ :tiger1.jpg?direct&200|[[http://wolfbbs.net/wiki/lib/exe/fetch.php?media=tiger1.jpg|{{:tiger1.jpg?direct&200|tiger1.jpg}} {{ :tiger2.jpg?direct&200|}} {{ :tiger3.jpg?direct&200|}} {{ :tiger5.jpg?direct&200|}} |
| + | |||
| + | ====== 作者简介 ====== | ||
| 在当代欧洲漫画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意大利艺术家费德里科·伯托鲁奇(Federico Bertolucci, 1973- )以其独特的动物题材绘画与诗意化叙事风格,逐渐成为国际漫画界瞩目的代表人物。与传统的情节驱动型叙事不同,伯托鲁奇的作品在视觉表现与叙事手法上更接近自然纪录片,其代表作《Love》系列便以无文字的全景式描绘展现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获得了学界与大众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其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三个方面,探讨伯托鲁奇的漫画创作及其在国际漫画研究中的意义。 | 在当代欧洲漫画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意大利艺术家费德里科·伯托鲁奇(Federico Bertolucci, 1973- )以其独特的动物题材绘画与诗意化叙事风格,逐渐成为国际漫画界瞩目的代表人物。与传统的情节驱动型叙事不同,伯托鲁奇的作品在视觉表现与叙事手法上更接近自然纪录片,其代表作《Love》系列便以无文字的全景式描绘展现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获得了学界与大众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其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三个方面,探讨伯托鲁奇的漫画创作及其在国际漫画研究中的意义。 | ||
| 行 56: | 行 58: | ||
| ==== 自然主义叙事与动物主题 ==== | ==== 自然主义叙事与动物主题 ==== | ||
| - | 《Love》系列可视为伯托鲁奇艺术探索的集中体现。该系列以虎、狐、狮、恐龙、澳洲野犬等动物为叙事主体,摒弃人类角色与语言文字,完全依靠画面传达情节。其叙事方式与自然纪录片相似,却在视觉效果上超越写实摄影,通过色彩与构图营造出高度戏剧化的氛围。这种“去人化”的叙事方式,将动物生存的自然逻辑直接转化为艺术表达,使漫画不再依赖对白或旁白,而是回归到纯粹的图像叙事。 | + | 《Love》系列以虎、狐、狮、恐龙、澳洲野犬等动物为叙事主体,摒弃人类角色与语言文字,完全依靠画面传达情节。其叙事方式与自然纪录片相似,却在视觉效果上超越写实摄影,通过色彩与构图营造出高度戏剧化的氛围。这种“去人化”的叙事方式,将动物生存的自然逻辑直接转化为艺术表达,使漫画不再依赖对白或旁白,而是回归到纯粹的图像叙事。 |
| 费德里科·伯托鲁奇作为当代意大利漫画家,其艺术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体现了高度的创新性与跨文化特征。从早期的迪士尼商业创作到《Love》系列的自然主义叙事,再到《Brindille》的幻想寓言,伯托鲁奇逐步形成了兼具美学价值与学术意义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不仅拓展了动物漫画的表现维度,也为学界提供了研究图像叙事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范例。未来,随着其作品在国际范围内的持续传播,伯托鲁奇的艺术价值有望在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 费德里科·伯托鲁奇作为当代意大利漫画家,其艺术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体现了高度的创新性与跨文化特征。从早期的迪士尼商业创作到《Love》系列的自然主义叙事,再到《Brindille》的幻想寓言,伯托鲁奇逐步形成了兼具美学价值与学术意义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不仅拓展了动物漫画的表现维度,也为学界提供了研究图像叙事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范例。未来,随着其作品在国际范围内的持续传播,伯托鲁奇的艺术价值有望在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