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紅色力量,騎士精神,犧牲奉獻,萬物共存

  1. 毛澤東時期美裔在華工人談論在兩種體制下當工人的感受

    前言:這是我聽錄的版本,省去了一些口語的內容,並且盡量把說話習慣變得讓台灣人能夠聽懂。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資料,一次破除了很多謠言,讓我們對毛澤東時代的社會主義新中國有了更直接、更詳細、更真實的了解。


    --------------------------------------------

    今天就講一講在中國毛澤東時代當工人跟以後在美國當工人這個對比。

    爲什麽這個對比有意思呢,因爲啊,我想一想,因爲好多中國的工人是“溫水煮青蛙”,等到他沒有社會地位的時候,他才已經發現,太晚了。我是在中國毛澤東時代當工人當了五年,馬上到美國,馬上就沒有主人公地位了,這感覺是非常明確的,天壤之別。我是68屆初中畢業的,分配到工廠,那時候去的是光華木材廠,北京的光華木材廠。當時你要問我在中國當工人是什麽感覺,我真沒法說。因爲沒有對比,感受不深。就像讓魚去描述水,它真是不知道除了水外還有什麽世界。所以在毛澤東時代當工人以爲當工人就是那麽回事。在美國當工人,才知道真不一樣。怎麽不一樣呢....一言難盡。怎麽不一樣?你在美國在資本家那當工人,嗯...你是怕老板。有人在八十年代說一個“大鍋飯,養懶漢”——我是到了美國才學會偷懶的!在毛澤東時代我們不會偷懶,我在想這是爲什麽?爲什麽毛澤東時代的工人那麽所謂“傻”?我們不是真的傻,其實我們很清楚,我們知道自己的勞動目的,不是給資本家賺錢的。工人階級,其實本能的勤勞、勇敢,這是它的特色。那些貪圖享受,那些認爲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的那種右派的資産階級思想家,他們是以己度人啊!真正的工人,他們對自己的勞動是有成就感的,是有一種“我創造出東西來,我對這種東西是有感情的”感覺。我在光華當工人的時候,就是個普通工人。先是在熱壓機制造塑料切面板,後來調到膠合板車間。那時候工人們是吃在食堂裏,住在宿舍裏,然後有學習。在七十年代初的時候學馬列,所以我的基礎是在那個時候打的。當時和工人一起吃喝,一起勞動;我到了美國之後老是想家。剛開始的時候是想我的父母,剛到美國去,先在電器工廠幹了一年,後來去費城附近的工廠打工。當過複印機修理工、商場記錢的計算器的修理工,後來我失業了。我頭一次失業啊!我以爲是天塌下來了。在中國,有生活保證,有安全感,沒有經曆過資本主義社會的考驗,中國人到那去真不適應。一失業我說:“我做了什麽不好啊?你幹嗎不要我了?” ...
    分類
    未分類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