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寒谷】

0960718_轉貼

為這篇文章評分
轉自批踢踢實業坊
http://www.ptt.cc/bbs/SENIORHIGH/M.1184737570.A.040.html

看完以後覺得台大好可口....
不過能不能上還是另一回事。

--

本篇文章是推薦台灣大學 雖然前幾年有貼出類似的文章

但是本篇的內容和排版有重新整理

文章相當長 歡迎轉寄 備份 或是給輔助你選系的人看 ^_^



%% 前言 %%


本篇文章的出發點, 寫文章的核心思想是

1. 介紹台灣大學的生活

2. 頂級大學選校不選系 , 新鮮大學選系不選校

3. 到台灣大學念自己的系

4. 你現在是選大學科系 不是選研究所

-----------------------------------------------------------------

%% 看見台大 %%

台大算是個老學校 當我進去台大的第一天

我絕得這學校十分破舊

因為以前去過台大之前 我到過清交

被那邊的優雅新穎的建築感動到不行

我女友因為看到動物系舊館(現在的戲劇系)

就不念了 跳槽到北醫去

但是 就是因為這樣的日式老建築 每一次來往建築物內外

或是在幾十年的舊總圖的老書桌上唸書(現在已經搬到新總圖了)

心情卻是很平靜

一種有別於台北都會叢林的特別生活

也許這就是台大一貫的 [十三溝面磚] 構成的一股魅力

台大的建築 雖然老舊 但是就是百看不厭

不管是藍天 或是 夕陽斜照 不同的時期 就有不同的建築物風情

甚至陰天的時候 建築本身也會有一股特別的神秘感

我想這是玻璃帷幕建築 所沒有辦法展現的建築特色

走在這裡 常常忘記自己也是台大的一份子

看往來的學生 會讓我想起許多現在各擁一片天的優秀學長姊

當初也是騎著腳踏車 來往這些建築間 追求學問 高談闊論自己的豪情壯志吧!

台大也有許多新建築 每一個建築都刻意保留這樣的元素

新總圖就是個例子


%% 台大的心臟 %%


一個學校 最重要的心臟 就是圖書館

台大的新總圖 在建築設計開始 到完工 花了一段時間

裡面的藏書雖不是全國第一 但也在前茅

以前 以為新總圖會是高層建築 就如同園區建築一樣

完工以後 看了他 讓我發出了慧心一笑 這不就是舊圖書館的設計風格嗎?

後來 我領悟到 一個學校的風格 不在於有多少的玻璃圍幕建築

而是一種風格上的一致

台大是帝國大學留下來的學校 如果有機會到日本 可以逛逛一些舊帝大

原來大家的風格都是一樣 一樣的磚片 一樣的建築味道

我想國外名校應該也是一樣 即使是新建築 也會保持原來的風格

說了外觀 道不如談談內在

圖書館的空間設計 寬敞挑高的大廳 紅木書櫃 桌椅 營造一個典雅的環境

每一個角落 都提供給為學業忙碌的台大人 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

有人喜歡去星巴克 也許有人迷總圖就像迷星巴克一樣

地下室提供24小時的閱覽室 即使在深夜 校警也提供接送

我想應該很難找到這樣的貼心環境

當然 閱覽室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在唸書

當我第一次到新總圖閱覽室時

我又笑了 新的閱覽書桌 是復古的 造型如同舊總圖一般的書桌

書桌的中間一樣保有幾盞燈

也許每一盞燈亮起 就表示有人加入了讀書的行列 一起努力

不管未來目的是留學或是考研究所 還是充實自己



夜晚的台大總圖前 總有許多人坐在那邊面對著寬廣視野的椰林大道

迎著夜晚的徐徐涼風 也許有人談情 也有人討論未來大志

偶而會傳來樂器聲

從總圖旁的活動中心

那正式是社團大本營 ?

%% 台大人會唸書 但是更愛玩 %%

台大人玩社團 我想是全台最誇張也不為過

有一次隔壁的台科大也在同一天辦社團展示

台大是杜鵑花節吧 社團也一起出來大拜拜

我和我女友他是北醫的 從台科大逛到台大

他有很深的感觸

台科大的社員頂多提供書面資料 然後一堆人穿社服在座櫃臺

( 對台科大沒有冒犯之意 因為剛好那天去台科大吃宿舍樓下餐廳 頂級學校餐廳)

走到台大 發現有歌仔戲社的 穿戲服 化濃裝 唱歌仔戲

還有馬術社的牽了匹馬給大家騎 順便摸一把

好像每個人都變身一樣

很難想像在台大 反而覺得像是民俗村.. -_-

小魚兒社(現在水族寵物社?)

擺出的東西 就好像你去逛熱帶魚店 太多太多『職業』演出

台大社團真不是普通的多 重點是每個都相當專業!

大學同學 因為對某項興趣超濃厚 可是卻偏偏相關社團死氣沈沈

自己便另起爐炤 搞到最後 新社團還吃下了就社團的版圖

也許因為學校大 人多 各個領域各種想法的人整個包在一起

缺乏競爭力的老社團 自然在這樣的競爭條件下

沒活力的社團就被淘汰了

真是玩瘋了

前面有文章提到 台大有錢 才有這樣的社團規模

其實並非如此 從學校拿到的錢很少 許多經費都是學生靠專業贏得商家的贊助

當然 玩社團 是另一種學習

在社團裡 你靠著自己的力量 去學習新的領域

台大的社團活動 不只是片面的 而是深入的

有時候自己很難想像 一個平常在班上安靜的同學

到了社團活動 就被上身 說自己的興趣說道口沫橫飛

也許在這多元的環境裡 他找到生活的樂趣 一種可以推銷自己的樂趣

社團很多怪人 這些怪人很多回到班上 還是怪人

【活動纏身是很多台大人的生活方式】

這是一種生活學習 如何在每一分秒間去改變自己的角色 去掌握時間

為什麼許多優秀企業選擇新鮮人 會不管科系 就先挑台大 也是另一種選校優先的策略

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這從社團活動可以看得出來

【台大學生會有自我學習的能力】

社團的東西 很多都是要靠學生自己去翻書 唸書 才會學到的知識

而不是按功課表照老師的安排下學習

如果企業有新的計畫 擁有這樣學習能力的學生 便可以很快勝任

不管他以前是怎樣的一個科系 ( 當然文組和理工類的篩選還是有的 )


%%社團活動是社會的縮影 %%

在過度政治化的社會裡 有許多政治性社團也在台大出現

選舉中的黑函 一樣會由寢室的門縫中塞進來

當我進台大的那天 我嚇到了 連政治性社團都那麼政治

沒有壞印象 只有讓我覺得 真是太專業了 T_T

也許很多人會幹譙 學生不像學生

但個人覺得 這才是台大學生的真本事 到處都是深入且專業

無論是自己的興趣 或是學業

現在看新聞 那些政治人物會有的舉動 大概就是大學社團開始養成的吧


%% 怪咖遇到怪咖 %%

台大是綜合大學 每個領域養出的人都不太一樣

你在校園內很容易遇到不一樣的人

當你看到一種很奇妙的昆蟲 旁邊就有人告訴你這種昆蟲的生活作息

沒錯 就是昆蟲系的同學

當你還在擔心明天的系上晚會該如何佈置 你的戲劇系室友就給你一個附有創意方案

當你打電動 看不懂對白 你日文系的室友會幫你及時翻譯

台大就是這樣的大雜鍋

無論是你白天的社團活動 到晚上回到宿舍

你四週的人有絕大多數都跟你不同領域

當我念生化很累的時候 我的是有很有閒情逸致在那邊素描

一去看 他是在畫牙齒 (這有啥好畫的 Orz)

當期中考火熱 學弟還在那邊看各國旅遊指南 城市介紹

搞了老半天 他明天要做人文地理上的報告

當你對雪山隧道貫穿沒啥感覺 但是聽到地質系的同學跟你分析地質結構的困難

到了多年以後的現在 看到真的貫穿那一煞那 我哭了

這樣的感動 是那時候交會出來所種下的種子

我想 這些經驗 都是理工科系為主力的大學(以下稱為單一科系大學)沒有辦法感受到的

出社會後 你的生活環境 不就是這樣的一個大雜會環境

每天的生活 就是一種學習

當你遇見不同的人 便像是閱讀了一本不同的書籍

這本書可能是人文的 可能是美術的 可能是生物的

這是台大這類綜合大學所散發出來的魅力 他讓每個人除了自己的專業外

在社團 在宿舍 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不同領域的人 互相交流

當你將來遇到不同的事物 所產生出來的情感 會是當初交流後的開花結果

這是書本教不來的

如果要找正妹帥哥 沒有這樣的經驗 我想會很吃力又辛苦吧! ^_^


%% 到台大念自己的科系 %%

在學習方面 台大學院包山包海 算是在台灣完整的一所大學

也許缺個教育學院

在台大選課 我想比在其他學校自由許多

同一門課 也許就有一堆老師開

比方說分子生物學 從醫學院開到生科院在開到農學院

你可以象挑補習班老師一樣 選你喜歡的老師 選你喜歡的教材上課

這是我覺得台大和其他學校不一樣的地方

當然除了名稱不同 等級也開得不一樣

可以因你所需 挑你想要的分子生物學等級來上課

好像打電動一樣 底子好 我就挑課程重的

只是想嘗試一下 我就挑羽量級的課程

【同儕方面】

我想很多系的目標相近 彼此也互相競爭

私底下系上自組讀書會 甚至暑假都請學長來帶班預習

變成有組織 有目標的唸書

會不會累 當然會累 但是有伴一起努力 很多是都可以克服

這一點我不知道其他學校有沒有

只少在台大看到很多這樣的讀書會

常常聚在系管教室 走廊一起討論唸書

甚至暑假沒有課程壓力 也會如此

常跳到客觀立場去看

會覺得很有感慨 "果然台灣還是有救~"

【在師資上】

好老師有 但是教的不怎麼樣的也一堆

但是台大就是大 在系上找不到好老師 不見得在其他地方找不到

比方說大四要做專題

大家其實都四處跑 跳學院的更是不再少數

甚至跳到中研院去

(因為很多中研院的研究員都喜歡來台大兼課 或是其他北部學校
因為他們可以藉機收學生)

我想應該很少有大學的環境 會讓你像逛補習街一樣 讓你有機會 藉由自由的選課
讓你可以追逐你喜歡的老師


【超彈性選課制度】

最近有些學校開始實施學程招生制度

其實這只是給懶學生的補帖

因為你上了大學 只要這學校提供的選課制度夠彈性 課程夠豐富

每個人都可以是系主任 可以排出自己想念的系 也可以說是 『學程個人化』

----------
在這邊 我提出一個在台大運作的方式
來達到自己修自己想要的科系
並非轉系 而是利用排課組合來達成


例】 把工科海洋科系當作資工系


首先 我以台大工科海洋為例子
進到工科海洋以後
我立志成為 '自我流"的資工系
要如何達到呢?

首先 我會把資工系和工科海洋系的課表拿來比對
以下是工科海洋的共同必修


微積分4 普通物理學3 普通物理學實驗1 計算機與網路2 工程圖學2 工程及海工概論0
計算機程式3 靜力學2 普通化學丙3 普通化學丙實驗1 工程數學3
流體力學3 電工學3 工程數學3 熱力學3 材料科學3 基本工程實驗2
-----------
然後我挑 [資訊計算學群領域]
-----------
資料結構3 數值方法3 線性代數3
物件導向程式語言3 FORTRAN 90 程式設計 3
物件導向設計與模擬3 網頁設計與網路資料交換3
有限差分法3 電腦繪圖學 3 資料庫系統3
基礎有限元素法3 幾何造型 3 平行計算3
電腦動畫 3 網路程式設計3
@@@@@@@@@@@@@@@@@@@@@@@@@@@@@@@@@@@@以上是工科海洋必修


以下為台大資工必修


3 計算機概論 3 資訊系統原理
3 計算機程式設計 (工科重複) 3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工科類似)
6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上)(下) 3 計算機組織與組合語言
3 機率 3 數位電子學 3 離散數學 3 系統程式
3 線性代數(工科重複) 3 數位系統設計 3 編譯程式設計 3 自動機與形式語言
3 作業系統 1 數位電路實驗 3 計算機網路 3 計算機結構
2 計算機系統實驗 (二選一) 2 計算機網路實驗 (二選一)
資料庫系統((工科重複)

----------------------------
扣除重複和類似以外

缺了

重要課程 (就是重要的 工科海洋沒接觸到的.)
3 機率 3 數位電子學 3 離散數學 3 系統程式機
3 數位系統設計 3 編譯程式設計 3 自動機與形式語言
3 作業系統 3 計算機結構

大概少了9門課

如果以大學大二以上 每學期排一門 大四排兩門
大概可以排上八門課
如果加上天力不可抗拒之因素 (或是其實工科海洋有,但是小弟不知道類似)
補其中五門
我想可以排到自我流的資工系
**********************************************

另外 工科海洋還可以炮製成 機械系

另外
台大沒有 醫學工程系 可是有興趣走這領域

那我會拿醫工系的課表來看 或是寫一封信給醫工所的主任 向他請教
如果以台大生機的背景去調成 台大醫工系 應該不會太難

另外 台大植病變生科系
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基本上應該很好配..

------------------------------
ps1.台大許多課程會標示備註不給外系修 其實都是假的! 給老師簽名就可以了!
ps2.當然像是醫學系 可能就沒有辦法這樣炮製
------------------------------

簡單來說 因為台大的豐富課程 與彈性學習制度

讓自己可以安排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


%% 如果目地是世界大賽冠軍 那加入洋基隊的機會會大很多! %%


往現實生活走

進了台大 等於掌握了人脈

不單是本科系的學長照顧學弟

你的外系朋友 每個人都是該領域的佼佼者

大家的互相照應 出了社會在每個環節都密佈了這條人脈網路

也許很自私 但是當你有人脈 你去看病會有好待遇

當你需要律師 你的朋友就是你可以信賴的律師

當你有機會想要蓋房子做投資 或是假日無聊想去農場玩

甚至你家前面的馬路坑坑洞洞 也許你的朋友就是政府官員

也許感覺到處靠關係

不過當你真的需要的時候 你的朋友就會自動浮現

這就是一個很可怕的人脈網路

當然 別忘記了 在你自己的領域 你的同班同學 學長學姊

都是這領域的前頭

對於你自己 你也是這個網路的一份子 我想在大學玩樂打屁的朋友

出了社會都是各據山頭 這就是台大幫

雖然有人說台大人不團結 但是我感覺到的並不是如此


%% 你是念大學 不是念研究所 %%

文章走到了最後 我想是最關鍵的觀念要傳達給各位

不管是台成清交 或是 中研院

都在標榜他們研究做得有多棒

在現在看來 跟選擇大學並沒有很大的直接關係

因為你念大學的這個階段

就是 [如何自我學習]
[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目標]
[自己發展出自己的一套]

其實同儕的影響實在很大 跟教授的研究反而沒有如此密切

念大學不是念研究所 系上有多棒的設備 絕對不會出現在一般學生實驗上

教授研究作得在棒 也不會在他的教學上有絕對的反應

在我眼中 大學扮演的角色 是把一個從以前在嬰兒車上看世界的你

拉到讓你會走路 會自己看想要看的 聽想要聽的

等到你會走路 會聽 會自己說

當你選擇校系 要選擇對你大學四年最有資源的學校 無論是課程 同儕 或是未來

等到你發現你真正有興趣的領域 想要深入研究

那時候你就應該去研究所版 博士班版 去看文章

看你有興趣的領域 好教練在哪 好場地在哪 可以讓你變成該領域的專業

這時候教授發表的研究論文質與量 才是你評估的關鍵


-------
%% 結語 %%


這是我眼中的台大 我也體驗過其中

跳出台大人看台大

其實會覺得這樣的大學真的才是一所大學

選系的過程會讓你很迷惘

如了家人 朋友 學校老師 親戚 bbs版友 媒體等等 都會有非常多的資訊

其實放輕鬆選擇

抓住大方向就可以了 很可能你到大學接觸了新事物 會讓你有不同的想法

人要時時保持彈性 並不是說你選擇了資工系 這輩子就是做資工的事情

保持彈性可以讓你無時無刻修正自己的路 符合自己未來人生目標

所以讓你的未來也能夠保持多樣的選擇 會比你執著一個從未念過的科系來得好!

在未來期待台大會更好 歡迎各位來體驗 來這學習

祝福各位明天有很不錯的消息 !
分類
未分類

評論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