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俠手記
部落格的新音樂-莫札特與四十
由
於 2007-08-08 11:27 PM 發佈 (1928 查看)
第四十號交響曲創作的時間約為西元1788年,據說在當時短短的幾個星期中,莫札特一口氣寫下了編號第三十九號、第四十號以及第四十一號名為《朱比特》的三首交響曲,寫作動機為何至今已無法詳加考據,有人認為是應樂譜代理商的要求(註二),也有人認為莫札特是為了準備去英國演出所特別創作的新曲目,但之後並沒有如期順利前往該地。無論如何,能夠再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創作出三首結構龐大的交響曲,只能說莫札特再次向世人證明了確實擁有如上帝般的天賦。
第四十號交響曲在莫札特有生之年時,沒有機會親耳能聽到它被演奏的情景,然而,此曲對後世幾位重要作曲家的影響,越遠遠超過莫札特其他的作品。例如,貝多芬遺留下來的手稿中從經發現他抄襲了這首第四十號交響曲當中的幾十個小節,更有樂史家認為貝多芬著名的《命運》交響曲中第三樂章的主題動機,靈感便是來自於這首曲子中的第四樂章開頭。而舒伯特第五號交響曲的《小步舞曲》樂章中,也可以看見此曲的影子。另外,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或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中,都有若干作曲手法是源自於莫札特的《第四十號交響曲》。
毫無疑問地,這首曲子是莫札特交響曲當中屬一屬二的傑作,也許因為是小調緣故,該首交響曲中流露出少見於他其他作品裡的情感。也許,以他絕佳的天賦,但最終卻潦倒一生的際遇,這首《第四十號交響曲》正是莫札特對命運無奈的投射吧!
【註一】小調,在音樂呈現上通常較為陰鬱深沉。
【註二】此為當時音樂家金錢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聆聽指南】
此首交響樂的片段,與莫札特另一首作品《小夜曲》常是許多手機鈴聲下載中古典音樂類別的TOP首選,國內偶像團體S.H.E.也曾經將這首曲子第一樂章的主旋律改編為專輯歌曲中的《不想長大》,而韓劇《My Girl》OST也曾經收錄《Never Say Goodbye》,亦是改編為《第四十號交響曲》中第一樂章,不僅超越時空的限制成為不朽名作,也能看出後代世人的喜好與津津樂道。
除了大家熟悉的的第一樂章,當中的第三樂章也十分有趣可愛。第三樂章採取小步舞曲的方式寫成,與一般作曲家在第三樂章多採取輕快的方式有所不同。莫札特以一種雄壯的鋪成,帶給人千軍萬馬的氣勢,茫茫穹蒼,命運如排山倒海湧來,招架不住之感,隨後緊接第四樂章一開始兵荒馬亂又緊湊的小節旋律,頗有命運之神一來,凡夫俗子只能鳥獸散之感,因此許多人認為這首曲子正式莫札特抒發他對自身命運的感嘆,也可以說,正是莫札特的「命運」交響曲。
From: http://www.wretch.cc/blog/leelittle&article_id=1063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