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lefield
辛克萊的醫學筆記-中毒判斷-生命徵象-註解.
由 於 2009-11-15 11:15 AM 發佈 (1054 查看)
註解:
部分參考維基百科.
Amphetamine
苯丙胺 ,又名去甲麻黃素 (Amphetamine)。 它的俗稱安非他命或安非他明其實是來自「去甲麻黃素」的英文名稱( a lpha- m ethyl- ph en et hyl amine )的簡寫( Amphetamine )的音譯。它的俗稱安非他命或安非他明其實是來自「去甲麻黃素」的英文名稱( a lpha- m ethyl- ph en et hyl amine )的簡寫( Amphetamine )的音譯。 另外,坊間亦有以藥品的商品名稱苯齊巨林 (Benzedrine)、 非那明 (Phenamine)等稱呼。另外,坊間亦有以藥品的商品名稱苯齊巨林 (Benzedrine)、 非那明 (Phenamine)等稱呼。 苯丙胺是一種中樞興奮藥 (屬苯乙胺類中樞興奮藥 )及抗抑鬱症藥 。苯丙胺是一種中樞興奮藥 (屬苯乙胺類中樞興奮藥 )及抗抑鬱症藥 。 因靜脈注射具有成癮性 ,而被列為毒品 ( 苯丙胺類興奮劑 )。因靜脈注射具有成癮性 ,而被列為毒品 ( 苯丙胺類興奮劑 )。
苯丙胺由鹽酸麻黃素合成,純品為無色至淡黃色油狀物,其鹽酸鹽或硫酸鹽為微帶苦味之白色結晶體粉末。苯丙胺由鹽酸麻黃素合成,純品為無色至淡黃色油狀物,其鹽酸鹽或硫酸鹽為微帶苦味之白色結晶體粉末。
苯丙胺可作為霧化劑吸入,用於解除鼻炎的阻塞癥狀。苯丙胺可作為霧化劑吸入,用於解除鼻炎的阻塞癥狀。
副作用有疲乏、抑制、頭痛等。副作用有疲乏、抑制、頭痛等。 反覆應用3個月至1年左右即可出現中毒癥狀。反覆應用3個月至1年左右即可出現中毒癥狀。
-----------------------------------------------
《水楊酸鹽類》
【警告】
用於罹患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症狀的兒童及青少年,需考慮 Reye's 症候群的可能性。
【藥理作用】
一、包括 aspirin 在內的水楊酸鹽類 (salicylates) 具有解熱、止痛、消炎及抗風濕作用。
它們能使末梢血管擴張,促進熱度的消散而降低體溫。消炎及止痛效果可能經由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產生。Aspirin 對前列腺素合成的抑制較其他水楊酸鹽類更強,可能由於具有 acetyl基之故。Aspirin 使cyclo-oxygenase 乙醯化,達到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
二、不可逆的血小板凝集抑制作用:單次劑量的 aspirin 可延長出血時間。它使血小板內的cyclo-oxygenase 乙醯化,防止一種強力血管收縮劑及血小板凝集及釋出的誘發劑-thromboxane A2的合成。這項不可逆反應使 aspirin 的血小板凝集抑制作用長達 7-10 天。Aspirin 可用於血栓栓塞患者,作為抗血小板劑。低劑量可能比高劑量更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因為高劑量會抑制動脈管壁的 cyclo-oxygenase,干擾一種強力血管擴張劑及血小板凝集抑制劑-prostacyclin 產生。
Dipyridamole 或 sulfinpyrazone 與 aspirin 併用,可用於預防各種高危險狀況,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及全髖關節置換造成的血栓。
三、心肌梗塞:研究顯示,心肌梗塞後每日服用 aspirin 300-1500mg 可使死亡率及再梗塞的發生率降低 20%。另一項為期 12 週的研究顯示,每日服用 325mg aspirin 可以使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的危險性降低50%。ISIS-2 研究顯示,在病人發生疑似急性心肌梗塞之後,併用 aspirin 每日 160mg 及 streptokinase 可以明顯降低再梗塞、中風及死亡的危險。高劑量(每日≧6g)時明顯抑制 prothrombin 合成及延長 prothrombin time。每日劑量大於 3-5g 時具有促進尿酸排泄作用,而低劑量 (每日 < 2g )會減少尿酸分泌。
【藥動學】
水楊酸鹽類的口服吸收快速且完全。生體可用率視劑型、食物、胃排空時間、胃內酸鹼值、制酸劑或緩衝劑及粒子大小而定,食物會延緩其吸收。腸衣錠的吸收較不穩定,肛栓劑的吸收緩慢且不穩定。Aspirin 口服後約 80-100% 吸收,在吸收時部份水解為水楊酸 (salicylic acid)。Aspirin 迅速分佈至全身組織及體液,包括胎兒組織,乳汁及中樞神經。水楊酸鹽類的蛋白質結合率與濃度相關,100mg/ml 時為 90%,400mg/ml 時為76%。
血中濃度 > 200mg/ml 時會出現水楊酸中毒的徵兆,如耳鳴,400mg/ml 時會有更嚴重的毒性反應。Aspirin 血中濃度為 120mg/ml時,無水藥品有 33% 與蛋白質結合。低劑量下,水楊酸鹽類的半衰期為 2-3 小時,高濃度時,半衰期 > 20 小時。在一般消炎劑量下,半衰期為 6-12 小時。腎排出隨尿液的酸鹼值而改變。
Aspirin 的半衰期約為 15-20 分鐘。口服後尿中只有約 1% 以未水解的 aspirin 排出,其餘以水楊酸鹽及其代謝物於尿中排出。
【適應症】
?輕度至中度疼痛,解熱,各種發炎狀況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及骨關節炎。
?Aspirin 可以使曾因 fibrin、血小板栓塞導致腦部短暫缺血的男性病人減少發生短暫缺血發作(TIAs) 復發或中風的危險。
?Aspirin 可以使曾有心肌梗塞或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減少死亡或發生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危險。
?其他用途:
* 川崎氏症 (Kawasaki syndrome)的治療。
* 低劑量可能可以預防懷孕期的妊娠毒血症。
【禁忌】
?過敏:具有對水楊酸鹽類或非類固醇類消炎藥 (NSAIDs)過敏病史的病人應謹慎。
Aspirin 與其他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及 tartrazine 色素之間有交叉過敏反應。Aspirin 過敏在氣喘、鼻息肉或慢性蕁麻疹患者較常見。
?血友病、出血性潰瘍及出血狀況。
【注意事項】
?Reye's 症候群:水楊酸鹽類,尤其是 aspirin 用於患有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的兒童及青少年,可能與產生 Reye's 症候群有關,特徵為嘔吐、嗜睡及好鬥,可能逐漸發展成譫妄及昏迷,死亡率為 20-30%,存活者可能遺留永久性腦損傷。因果關係還不明確,但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藥物食品管理局建議患有水痘或流行性感冒的兒童及青少年應避免使用水楊酸鹽類。
?耳毒性:如果出現頭暈、耳鳴或聽力受損應立即停藥。耳鳴可能表示血中水楊酸濃度超過治療範圍的上限,停藥後可逐漸恢復。
?手術病人:在手術前一週應儘量避免使用 aspirin,以防止出血。
?肝功能不全:肝損傷、低凝血酵素原血症(hypoprothrombinemia) 及 vitamin K 缺乏的
病人應小心使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劑量下,aspirin 曾引起肝毒性。
?過敏:氣喘病人約有 4-19% 會發生 aspirin 耐受不良,徵狀為支氣管痙攣、全身性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嚴重鼻炎或休克。服藥後 3 小時內會出現症狀。
?懷孕用藥級數:D 級 (Aspirin)。懷孕期間,尤其是後 3 個月應避免使用。
?授乳期:可分泌至乳汁中。
?兒童:急性發燒的兒童及青少年,使用 aspirin 曾被懷疑與 Reye's 症候群的發生有關
,脫水的發燒兒童較容易發生水楊酸鹽類中毒。
?腎臟:Aspirin 可能引起暫時性腎功能減低,並使慢性腎病惡化。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應小心使用。
?腸胃:會有腸胃刺激,故用於胃潰瘍、消化性潰瘍、輕微糖尿病、痛風、糜爛性胃炎或有出血傾向病人應小心。許多病人發生潛在性出血但與胃部不適無關。出血量平均為 2.5ml,一般臨床上的意義不大,但長期使用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服用水楊酸鹽類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期間,如果發生消化性潰瘍,可以 cimetidine 及制酸劑治療,不必停藥仍可痊癒。此外,長期服用aspirin 治療風濕性疾病的病人有 20-25% 發生黏膜損傷。
?血液:Aspirin 會干擾止血功能,患有嚴重貧血、凝血缺陷或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應避免使用。
?對 tartrazine 色素過敏者應避免服用 aspirin 。
?長期使用:為避免中毒應警告長期服用 aspirin 的病人不要再服用其他水楊酸鹽類 (如成藥中的止痛劑)。定期監測血中濃度,維持在 100-300mg/ml 的治療範圍內。定期監測尿中酸鹼值,突然酸化尿液可能使血中濃度升高而導致毒性。
http://general.chemistry.pu.edu.tw/aspirin/salicylic%20acid%201.htm
-----------------------------------------------
三環抗鬱劑
三環抗鬱劑主要藥理機轉,包括了 anti-muscarinic 、抗組織胺、抗甲型交感神經接受器、抑制 serotonin 及 norepinephrine 在神經突觸回收、與類似 quinidine 之細胞膜穩定作用。其中對於中樞神經之作用,主要與抗乙醯膽鹼作用有關;至於週邊的毒性症狀則主要與抗甲型交感神經接受器作用與類似 quinidine 之作用有關。
臨床表現
三環抗鬱劑中毒後的症狀一般在 4 小時內皆會產生,因此如經觀察 6 小時,仍未產生症狀且心電圖無異常者,應可出院。至於患者如產生中毒,一般可見口乾、視力模糊、瞳孔擴大、大小便困難、腸胃蠕動減慢、嗜睡或躁動、心搏加速、血壓升高等症狀。嚴重中毒者,則可產生抽搐、神智混亂或譫妄、心室性心律不整、低血壓、呼吸抑制、昏迷、乃至於死亡,上列症狀多在中毒後 6-8 小時內產生。另外患者,也可能產生諸如橫紋肌溶解症、發燒、胰臟炎、腎衰竭、代謝性酸中毒與 DIC。產生三環抗鬱劑嚴重中毒所需的劑量,一般在 7-127mg/Kg 之間(平均 38mg/Kg),至於致死劑量則由 10-210mg/Kg 不等(平均 66mg/Kg)。以成人來說,一次服食量超過 1g 時,可產生中度到重度的症狀;如服食超過 2g 者,即可能產生極嚴重的症狀,並因而致死。
實驗室檢查
最重要的是心電圖的檢查與血液中濃度的測定。其中心電圖方面可能發現心搏加速、PR、QTC 間距的延長及 QRS 變寬,特別是 QRS 超過 100ms 者,常被認為與心室性心律不整及抽搐的發生有密切相關。除了心電圖及血中濃度外,動脈血液氣體、胸部 X 光、肝腎功能、電解質、尿液檢查等也是有必要的。
治療及預後
一般中毒後首須維持呼吸道的暢通及穩定的生命徵象;其次應考慮洗胃及給予活性碳治療。患者如產生低血壓,除應給予靜脈輸液補充,亦應視情況早期使用 norepinephrine,以拮抗三環抗鬱劑的抗甲型交感神經接受器作用。如患者有心室性心律不整,則應使用 phenytoin 或 lidocaine,並避免使用 type Ia 的心律不整藥物,如 procainamide、disopyramide、quinidine 等。患者如有抽搐,則可用 diazepam、phenobarbital 或 phenytoin 等藥物。呼吸衰竭則應使用氣管插管及呼吸器。對於三環抗鬱劑中毒的治療,一旦有明顯症狀者,皆應住進加護病房觀察,並嚴密監視心電圖,直至心電圖正常為止。對於心律不整持續異常者,應觀察到恢復正常後約 24 小時,再行轉至一般病房。除了上述治療方式外,血液的鹼化也是極重要的。鹼化血液可增加三環抗鬱劑與血清蛋白之結合,並可矯正中毒時常見的代謝性酸中毒,而鈉離子又可與三環抗鬱劑藥物競爭心臟的鈉離子通道,因此可降低藥物的毒性。一般治療時可先注射碳酸氫鈉(NaHCO3) 1mmol/Kg,而後再依血中之 pH 值決定用量,以維持血中 pH 值於 7.45-7.55 間(但應注意避免呼吸換氣過度)。雖然三環抗鬱劑約有 30% 可經膽道排出而存於腸肝循環,但使用多次活性碳增加腸道吸附的效果並不佳,因此並不建議使用。至於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注,亦無效果。physostigmine因可以改善三環抗鬱劑引起的抗乙醯膽鹼中毒症狀,在極嚴重昏迷、無法控制的抽搐或嚴重心搏加速時可考慮使用。
http://www.pcc.vghtpe.gov.tw/old/docms/40108.htm
-----------------------------------------------
學名:Digitalis purpurea Linn.
科名: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別名:洋地黃、毒藥草、紫花毛地黃、吊鐘花
原植物:為玄參科植物,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單一,高約1~1.5m,全株密生短茸毛,根生葉叢生,葉片匙狀,具長柄,有翼,邊緣具圓鈍鋸齒,莖生葉具短柄或近無柄。第二年自葉簇中央抽出花莖,總狀花序,花朵偏向側,下垂,大而美麗,花冠鐘狀稍扁,裂片唇形,上唇紫紅色,內部白色,有多數深紫紅色斑點,蒴果圓錐形,種子細小,花期5~6月。
成分 :洋地黃葉味苦有毒,含20多種同的強心甘元--洋地黃毒甘、羥基洋地黃毒甘元的右他洛甘元與不同的糖縮合而成。另外含多種甾式皂甘類,有洋地黃皂甘、吉托皂甘和提果皂甘,其中洋地黃皂甘最重要,因能增強強心甘類作用。再有,尚含洋地黃蔥琨、地支普內酯、洋地黃黃素與本犀草素等以及水解霉與氧化霉。
毒性:洋地黃為重要的強心藥,可興奮心肌,增強心肌的收縮力,改善血液循環,或直接抑制心內傳導系統統,使心率減慢,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對心臟性水腫有顯著利尿消腫作用,但行積蓄作用,用時須注意。由於洋地黃類藥物的治療量與中毒量之間距離很小(一般認為治療劑量約為中毒量的60%,為致死量的10~20%)故很容易中毒。
有毒部位:全株有毒
中毒與救治
中毒原因:多見於自殺或誤食其根、莖、葉等。
中毒表現:首先在腸胃道引起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內容物為草綠色)、厭食、流涎、腹痛腹瀉,偶見出血性胃炎及胸骨下疼痛。以成年人較多見。早期的另一徵像是尿少。心臟方面的症狀是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並存或先後出現,如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律改變如過早搏動、二聯律,陣發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各級房室傳導阻。心室顫動和心室靜止是最嚴重的心律失常,可直接危及出命。最後發生驚厥、虛脫、昏迷等。
中毒救治:因毛地黃過量服用危及到心律不整因即刻用解毒劑或鞣酸蛋白2~5 g。靜脈點滴等,比照心律不整的支持性療法。
分佈:原產歐洲,現中國也有栽培,以杭州較多。台灣全省中海拔山區。
毛地黃中毒
引起之心律不整或傳導阻滯的療法
氯化鉀--若心律不整不危險,病人腎功能良好,無高血鉀症,可口服1~1.5gm,一日4次;若情況危急,可靜脈注射;不過靜脈注射時,須用連續心電圖監測其療效。將氯化鉀40mEq加入500ml 5%葡萄糖,在一小時內點滴注射。需要時可重複兩次。
Lidocaine(Xylocaine)--用於心室早期收縮及心室性心搏過速。1~2mg/kg,約在1~2 分鐘內一次靜脈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中滴注。注射後45~90分中內見效,效力約20分中鐘後消失。它比Procainamide的好處是不引起低血壓。每小時之劑量若不超過750mg,很少引起顯著的副作用(如神經障礙及驚厥)。
Procainamide(pronestyl)--用於心室早期收縮、心室性心搏過速、鉀治療無效之陣發心房性心搏過速合併傳導阻滯。口服:250~500mg每日4次。心律不整嚴重者,可將2gm溶於250ml 5%葡萄糖中做靜脈滴注,每分鐘30~100mg,注射時宜防低血壓。
以前大多數醫生認為毛地黃一定要達到某種著效量後,才會發生強心作用,所以喜歡用初填劑量(laoding dose)。即第一次先給大量的劑量。其實心肌收縮力之增強是與治療劑量成直線關係的,即每日小量給與,血漿濃度累積,心基收縮力逐漸加強,到達一穩定最大有效血漿濃度後即發揮最大強心效果。例如腎功能正常者,每日口服 digoxin 0,25mg,不管起初用不用初填劑量,一週後均獲相同效果,故除非立刻需要毛地黃之強心效力,否則,宜少用初填劑量(loading dose),以減少毛地黃中毒之機會。
http://www.cyps.hlc.edu.tw/flower-web/flowers/%E6%AF%9B%E5%9C%B0%E9%BB%83.htm
-----------------------------------------------
AI:Quinidine
奎尼丁(Quinidine)是自金雞納樹皮提煉出來具有治療瘧疾的藥物。
藥理作用
它可與心肌細胞膜上的類脂及脂蛋白結合而降低細胞膜之興奮性,因而使心率變慢。
具有抑制副交感(迷走)神經之作用。
可以降低心肌收縮力。
奎尼丁因具有對抗副交感神經作用,故可能引起竇性心率過速現象。
使血管擴張,造成血壓下降或休克生成。
它並且具有骨髓肌鬆弛作用。
臨床用注
口服或注射使用。如果沒有心電圖監視,不宜靜脈注射。
副作用
金雞納中毒症狀包括耳鳴、頭暈、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複視及噁心等。
出現過敏反應包括發燒、發疹、喘息、及血小板減少症等現象。
會出現心室跳動過快或心跳停止(如果有傳導缺陷時)。
會降低血壓。
--------------


Email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