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自治區

感恩節:美國該感謝誰?

為這篇文章評分
2007年11月20日14:44
本文轉載自於感恩節:美國該感謝誰?--國際--人民網
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王玨

  即將到來的感恩節在美國是僅次於聖誕節的重大節日,據傳,感恩節來自最早的一批歐洲移民為感謝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幫助而舉行的慶典。

  美國具有頭號移民大國和世界頭號強國的雙重身份,因此,國際移民歷來是美國社會熱點問題之一。

  在上世紀初,90%美國移民是來自歐洲的白人。然而,在今天,80%以上的移民是來自亞洲和拉美的有色人種,如加利福尼亞州,現在已有45%的居民為墨西哥裔,WASP(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

  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塞繆爾·亨廷頓是這一現象的密切關注者。在《我們是誰?───美國民族同一性面臨的挑戰》一書中,亨廷頓認為,盎格魯·撒克遜文化是美國傳統的根基,隻有沿襲這種文化的才是《獨立宣言》裡所說的“我們”。亨氏另一赫赫有名的著作《文明的沖突》則認為,不同文化族群間的沖突將是未來世界的主要沖突,這一思路正源自於美國國內不同族群勢力的此消彼長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

  對於國際移民,美國向來“挑食”。一方面,憑借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和發展環境,美國心安理得地收割著來自全世界的高素質移民。據統計,在獲得博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中,超過70%的人留在美國。尤其是在科研領域,當前美國38%具有博士學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是在外國出生的,國際移民極大促進了美國的繁榮強盛。另一方面,對於素質不高的國際移民,美國高標准嚴要求,不久前眾議院從重打擊非法移民的法案曾引起強烈反彈,在美國各地引發了大規模的游行示威。

  當然,作為“民主”體制下民眾宣泄情緒的下水道,游行示威並不能解決現實問題。到了今年,美國大移民法案仍然被參議院槍斃,表明美國人還不願意“特赦”非法移民,不願承認他們也是美國人。

  美國之所以存在推動嚴格限制非法移民的利益集團,除了非法移民以廉價勞動搶奪飯碗的原因之外,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非法移民大多沒接受美國白人主流教育體系的“洗腦”,更多地保留了本國本族的傳統文化,對WASP文化認同程度低。非法移民中,有一半的人都沒有高中畢業文憑,很多人甚至不會說英語,自然與所謂“美國傳統”存在諸多價值觀分歧。在這一點上,“移民精英”們由於大都在美國大學拿了學位,因而多多少少接受了WASP文化,默認了WASP文化的價值觀與行為准則。

  在抗議移民政策示威游行中,拉美裔移民曾打出“我們是美國人”的標語。這些“美國人”,與以亨廷頓為代表的WASP們所認定的“美國人”自然不同。國際移民精英們認可WASP文化,自然可以為“我們”所用﹔然而並不認可WASP文化的“低素質”國際移民,那多半便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了。

  在另一方面,美國是個移民國家,沒有多少WASP的祖先不是非法移民。美國的座右銘是“我們來自各方,卻結合為一體”,國際移民亦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因此,在如何對待國際移民問題上,美國社會存在幾乎無法逾越的鴻溝,社會各界、“民眾”和“精英”之間存在巨大的分歧。

  移民問題太敏感,移民法改革隻有拖延再拖延,於是,移民問題越來越積重難返。雖然非法移民沒有選舉權,但是少數族裔的選票越來越能影響美國大選的勝負,這加重了美國朝野在對待非法移民問題上分歧的微妙度。

  “美國人”究竟意味著在美國這片大地上生活的人,還是意味著認可WASP文化的人?曾經生活在美國大地上的原住民印第安人早就被排除在美國人感恩的範圍之外,被淡忘在歷史的角落裡。在感恩節誕生的年代,如果印第安人限制來自他國的國際移民,隻會是個笑話:當年印第安人既沒有足以限制國際移民的能力,又沒有足以限制國際移民的意願。而現在,美國對有色人種國際移民的政策恐怕也要面臨同樣的歷史輪回。(作者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博士后)
分類
未分類

評論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