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自治區

所謂美國屠殺印地安人的謊言

為這篇文章評分
本文轉載自所謂美國屠殺印地安人的謊言 - 360doc個人圖書館

在許多說教中,美國瘋狂屠殺印第安人成了鐵打的罪證,一個帖子言之鑿鑿地教育我們:美國原有250萬印地安人;到19世紀末只剩24萬人,瀕臨滅絕。一句話,這是美國的罪惡。我不知這些宣傳或說教者是粗枝大葉還是別有用心,歷史並非他們說教的那樣。

有印第安人被屠殺確是歷史的真實,但與美國究竟有多大關係則是另外一個議題。舉一個也許不甚恰當的例子吧,倘若誰說共和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從而割去台灣,所有人都會嗤之以鼻,許多人必定還要跳起來。但同樣道理的事情,我們說別人何以就心安理得呢?

我們無妨以《世界通史全編》這樣的典籍文字為例:“在當時世界'文明’的國度美國,這種種族滅絕政策,來得更加凶殘。他們一再提高屠殺印第安人的賞格。那些謹嚴的新教大師,新英格蘭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們的立法會議上決定,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紅種人都給賞金40鎊;1720年,每張頭蓋皮的賞金提高到100鎊;1744年馬薩諸塞灣的一個部落被宣布為叛匪以後,規定了這樣的賞格:'每剝一個12歲以上男子的頭蓋皮得新幣一百鎊;……每剝一個婦女或兒童的頭蓋皮得五十鎊!’”

編撰這些上邊這些文字的歷史學家肯定學識淵博,不可能不記得北美13州是在1774年9月開始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才通過《獨立宣言》;1783年9月3日《巴黎協議》簽訂,才算正式有了邦聯式的美國鬆散雛形;1789年《憲法》通過後才算有了聯邦制共和國。怎麼能歷數那麼些美國尚不存在時的“美國罪行”?這顯然是一種為需要而編造的歷史,不過,怎麼著也沒理由把美國獨立前已經持續了兩個多世紀的戰爭歸罪於美國,其荒謬,無異於把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戰亂都歸罪於共和國。

還在1528年,西班牙殖民者便已經與印第安人發生了戰鬥。當時抵達佛羅裡達的奈華斯遠征隊就被印第安人圍殲而損失慘重,頭目奈華斯被印第安人擊斃;1539年西班牙軍德索托在墨西哥灣幾乎被印第安人全殲,1000餘人僅300人生還,德索托也被擊斃;到157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灣的據點幾乎全部被印第安人夷平;法國殖民者也在北部被印第安易洛魁部落所擊敗;1622年的包哈坦戰爭中,印地安人摧毀了維吉尼亞88個移民定居點中的80個,首府詹姆斯鎮被夷平;1675年殖民者發起“大沼澤地戰役”,以200餘人傷亡的代價剿滅近千納拉干人;而幾乎同時,“菲力普王之戰”中萬餘印第安人進攻新英格蘭,蕩平了90個移民定居點中50多個,號稱北美歷史上印第安人發動的最大戰役。在戰鬥中印第安人的傷亡大致是殖民者傷亡的一倍以上。最終殖民者只能靠分化、收買印第安人才免於失敗,菲力普王(萬帕諾亞族的酋長)就是被收買的印第安人殺掉的。

印第安人當然還有勝利的例子:1680年普韋布洛人就成功地把西班牙人驅逐出境,12年時間裡殖民者不敢冒犯;而1675-1678三年戰爭過後,阿布納基人甚至迫使英國殖民者簽約認輸,並保證每年納貢才得以生息。北美獨立戰爭中1780年的哈馬爾之戰,就以哈馬爾將軍損兵折將敗逃告終;1791年“聖克萊爾慘敗”,聖克萊爾以傷亡幾乎一半而告負。

印第安人在殖民者到達之前也不像我們的宣傳那樣和平安詳,這個種族有300多個部落,尚處於原始氏族公社末期。這些部落之間的殘殺從未間斷過,其野蠻與殘酷遠非舊大陸可以想像。特徵之一就是勝利了的部落必須把失敗部落的男女老幼全部殺絕,印第安人尚未進化到需要奴隸的地步,他們更看重保持其原始江山“永不變色”;其二便是以割下的頭皮數目計算戰功,而戰功卓著者就成為部落的首領;其三即遷徙性,從無永久領地的概念,要麼放棄,要麼被別的部落奪占。前邊所敘述的殖民者賞項,不過以印第安之道還治印第安之身罷了。所不公平的,只是武器的差異而已。

歐洲殖民者對印地安人的殺戮,前邊已有其殘酷性的記錄,不再贅述。但僅聽信殖民者殺戮的故事而故意忘記了印第安人首先開始的殺戮也是不全面的。而且,英、法、西、俄、荷、瑞典、挪威等殖民者相互之間的戰爭,全都有印第安部落參與。例如1756-1763年法英兩國為主體的“七年之戰”,其北美戰場易洛魁部落站在英國一邊、北方其他部落在法國一邊、南方印第安部落則與西班牙一起向英國開戰。印第安最強大的兩個部落的酋長菲力普和彭提亞克,都是被印第安人自己殺害的。

不過,並非所有的新移民與印第安人之間都以殘殺為交往記錄的,公認的美國新移民精神之源為1620年11月初抵達今馬薩諸塞荒蕪之地的“五月花號”,以該船命名的公約已經成為美國立國精神之源。美國唯一的本土節日――感恩節,便來源於紀念“五月花號”新移民與印地安部落之友好交往。所謂“感恩”,就是感謝馬薩索德印第安部落的搭救之恩。

美國獨立之時,新移民與印第安人之間也並非毫無戰事。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絕大多數印第安部落都站在英國一邊鎮壓爭取獨立的大陸會議,緣由僅僅是酋長們迷戀英國殖民者贈與的商品。只有極少數部落與起義者並肩戰鬥。例如著名的1778年7月“懷俄明慘案”,以印第安人為主的鎮壓部隊便殘忍地屠殺了近四百名擁戴獨立的和平居民;而在中部肯塔基,獨立軍幾乎完全是在與印第安人作戰,印地安人也屠殺了近千名要求獨立的和平居民,手段均為殘忍的印第安傳統方式。1782年11月,驍勇的印第安人肖尼部落殲滅獨立軍一支部隊,導致克拉克將軍率部擊潰這個部落並驅逐其到13州以外的西部。帶有紀念意味的是,這是北美獨立戰爭的最後一場陸戰,它竟然是以打敗印第安人幫助殖民者的鎮壓為結束標誌的。

北美13州獲得獨立後,英、法、西班牙發覺這是人類對殖民主義的首次勝利,它必將導致最後埋葬殖民主義。於是這三個殖民國家聯手遏止殖民地獨立的浪潮,而代替殖民者開戰的卻是印第安人。三國向他們提供的武器、金錢,他們便不斷地從西部向新生的美國進擊,充當殖民者的炮灰。前期的戰鬥是印第安人的勝利,僅1791年的“聖克萊爾慘敗”,美國軍隊便戰死637人、傷263人。1794年8月的“伐木之戰”,印第安人被擊潰,次年被迫簽署《格尼維爾和約》,割讓了從紐約到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廣闊土地。當然,也有印第安部落站在獨立軍一邊,只是數量要少得多。

印第安人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領袖特庫塞姆,便產生於1811-1815年的第二次英美戰爭中。這次戰爭英軍不足兩萬人,由於印第安部落紛紛加入,結果依舊是印第安人幫助英國殖民者鎮壓獨立的戰爭。1811年秋,特庫塞姆率領印第安人在蒂普卡努打敗美軍;次年他率軍攻克底特律,俘獲美軍2500人。1813年他率部與英軍共同作戰,多次擊退美軍對底特律的反攻,全殲美軍一個旅。英軍把900名美軍戰俘交給印第安人處置,印第安人將他們全部屠殺。後美軍改編後發動反攻,特庫塞姆隨英軍一起撤出底特律,在莫拉維安鎮被美軍追擊,兵敗身亡。

在東海岸戰場,英軍在羅斯將軍率領下登陸,一度攻陷華盛頓,焚毀白宮、國會大廈等全部政府建築物。在巴爾的摩的戰鬥中,美軍撤換阿姆斯壯?門羅接任陸軍部長,率軍頑強抵抗,最終擊斃羅斯,打敗了英印聯軍。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便誕生於這次戰鬥中。【本帖轉自:環球熱訊社區http://bbs.hqhot.com】
分類
未分類

評論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