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自治區
白人只是個噩夢而已
由
於 2010-11-25 06:13 PM 發佈 (2435 查看)
二零零八年七月號
本文轉載自明報月刊
撰:邁克.戴維斯(Mike Davis)
譯:謝豹
初讀這篇譯文,深深賞愛。其後作者慨允授權刊出譯文,與眾分享,成全了美事,謹此申謝。本文寫一八九O年代,印第安人的救世主沃沃卡相信自己得到了天啟。上帝教沃沃卡一種神聖的「鬼舞」,以復興舊世界,加速新時代的來臨。雖然沃沃卡的預言落空了,可是沃沃卡以美國西部啟示錄式的史觀支持子子孫孫。——編者
作者簡介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Irvine)分校歷史系教授。專長世界史、環境史、美國城市史。他的著作《石英城:在洛杉磯發掘未來》(City of Quartz: Excavating the Future in Los Angeles)寫洛杉磯的歷史經濟、文化,自1990年出版出版以來已經翻譯為8國文字
旋風!旋風!
旋風!旋風!
鬼舞吟
搜索者
1992年1月1日,內華達州梅森谷(Mason Valley)。夜月無光,天寒地凍。不久前一場風雪,在鼠尾草草原上覆蓋了及膝的雪。一小隊人騎著馬 前進,心慌也凍得慌。一輛篷車跟在後面。他們孤零零的提燈把前面的土地照成黃昏。小路的痕跡越來越模糊,終於化為牛在雪上留下的腳印,縱橫交錯,宛若迷宮。他們迷失了方向,人和馬都疲倦,暈頭轉向。風吼叫起來,彷彿不祥之兆。每個人都在對抗鬱結在肚子裡的一小團惶恐。
在這樣的晚上迷路並非好事。天氣這麼樣,牛仔待在室內,牧人把牲畜置之不理,民團放棄追捕,盜匪在孤寂的小路上凍死。但這隊人──3個派尤特人(Paiutes)和兩個白人──身負緊急任務,在尋找名叫沃沃卡(Wovoka)的救世主。
他們「在十多條似是而非的路上走,高聲呼叫,希望有人答應,但都落空了」然後在情急下試用一個辦法,每人用滿蓋霜雪的平板馬車作為固定的參考點,朝不同的方向騎著馬走一小段距離,找不到路就移動馬車重新開始。終於,馬車夫聽見聲音。幾百碼以外,搜索隊發現了4個印地安人的小草棚,在一個草棚中,救世主默默無言,待在火旁邊。
搜索隊的隊長是詹姆士•穆尼(James Mooney)。他是自學成材的語言學家和人類學家,在人種科辦公室(Bureau of Ethnology)工作。這個辦公室剛剛脫離美國地質測量部(US Geological Survey),歸入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穆尼的上司是傳奇人物約翰•衛斯理•鮑威爾(John Wesley Powell)──美國內戰的獨臂英雄,大峽谷的探險家。美國最傑出的學者專家認為,大多數印地安文明都注定要滅亡,穆尼和他的同事設法在白人殖民和工業發展摧毀印地諳人的生活方式以前把它記錄下來。
穆尼氣質憂鬱,幹這項工作最合適。他在俄亥俄州出生,是愛爾蘭民族主義者,認為美國印地安人的沒落和凱爾特人的悲劇有深刻的相似之處。他精通基奧瓦語(Kiowa)和徹羅基語(Cherokee),而穆尼自己的族人──說蓋爾語的愛爾蘭人,像是基奧瓦人、徹羅基人一樣,在鋼鐵城市、商品交易、霍奇基斯(Hotchkiss)砲的時代都已經落伍過時。為他提供消息的印地安人和他的印地安朋友,名字激盪人心,例如立熊、火雷、阿美利堅馬、喬治劍、黑狼、坐牛。他們在穆尼的白皮膚下面發現了比較深刻的感性。也許穆尼曾用他們的語言向他們引述愛爾蘭愛國者約翰士•米切爾(John Mitchell)的沈痛墓誌銘:「我認識的愛爾蘭已經灰飛湮滅,認識它的地方將不在認識它。」無論如何,他的同情博得印地安人的信任,使他得以進入一個由於屠殺和悔諾,永遠對其他白人封閉的世界。他得到名人朋友作保,從一族到另一族,打探關於一種奇異的新宗教的消息。
幾個星期以前,穆尼探訪了南達科他州的拉科他人(lakota)。每個注定要滅亡的民族都夢想變魔術似的復興。僅僅十多年前,馬背上的拉科他人稱雄於美洲,如今他們在居留地裡,生活坎坷,奉行一種復興儀式,稱為「鬼舞」(Ghost Dance),這種復興舊世界的預言以希望流傳的速度,已經從梅森谷的草棚傳到土著美國的每個角落。它像一聲巨吼,喚醒了逐漸熄滅的印地安人的精神自信和抵抗之火。
幾年以後,穆尼將看到印地安人的千禧年主義在愛爾蘭產生迴響。鬼舞的愛爾蘭版本是1890年代的凱爾特復興運動,像鬼舞一樣匪夷所思,一樣嚮往烏托邦。芬尼亞組織(Fenians)、達維特(Davitt)、巴涅爾(Parnell)相繼失敗以後,這場運動致力於在被遺忘的愛爾蘭文明的基礎上重建愛爾蘭國家。愛爾蘭復興運動的先知和有如巫醫的人物是濟慈(Yeats)、辛格(Synge)、海德(Hyde)、皮爾斯(Pearse)。(對於不介意神遊於概念領域的人,其實拉科他人和愛爾蘭人已經邂逅過。身為白人和印地安人混血兒、烏托邦社會主義者的路易斯•里爾(Louis Riel)在加拿大草原上的起義令人驚異。在對英屬加拿大的鬥爭中,他把坐牛(Sitting Bull)(印地安人酋長,曾在小大角河(Little Bighorn)戰役中擊敗美國軍隊──譯者)和愛爾蘭共和兄弟會(Irish Republican Brotherhood)算作盟友。
愛爾蘭的覺醒最終產生了一個小共和國,位於一個政治上分裂的島上。拉科他人卻立即為夢想付出慘痛的代價:來自派恩里奇(Pine Ridge)的146個難民,包括44個婦女、18個兒童,在傷膝溪(Wounded Knee Creek)凍結的岸上被美國陸軍的新式霍奇基斯砲的大口徑砲彈打得粉身碎骨。(然後有些生還者被送到水牛比爾(Buffalo Bill)的西大荒表演團(Wild West Show),到歐洲群回演出,令人髮指。)穆尼當時為在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哥倫布博覽會(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研究人種學,在研究期間,他收集資料,第1次全面整理出屠殺的真相。至今美國政府依然錯誤地認為這場屠殺是「暴亂」。
後來,穆尼在1896年出版的《鬼舞教和,他在1890的蘇人暴動》(The Ghost-Dance Religion and the Sioux Outbreak of 1890)的前言寫道,他在(1890到1892年)22個月裡,驚人地走了3萬2千英里路,探訪了20個族。他記載鬼舞教對愛和非暴力的堅持,巨細無遺。他的文字與草原上一堆堆拉科他婦女和兒童屍首的照片形成對比,將在道德上譴責穆尼自己的雇主──美國聯邦政府──瞞天昧地,殺人害命。因此他將必然遭到官方圈子排擠。
傷膝溪事件發生在1890年12月29日。一週年剛剛過去,穆尼和沃沃卡坐在以鼠尾草點起的火旁。
救世主
沃沃卡的名字是「帶斧頭的男人」的意思。當時他35歲。他的父親是塔維波(Tavibo),即「白男人」,名字很有反諷意味。沃沃卡4歲時目睹了著名的金字塔湖(Pyramid Lake)戰役。白人銀礦工擄走了幾個派尤特婦女,她們的丈夫把她們拯救出來。礦工沒一個人受傷,卻認為「印地安人造反了」。一大隊白人民團被派去消滅印地安營地,在一個狹窄的山口遭遇派尤特人伏擊。沃沃卡的族人只憑弓箭就殺死了40幾個礦工,迫使其他人慌忙逃走。派尤特人未嘗敗績,卻因為白人採礦業和畜牧業無可抵擋的擴張喪失了自由。於是,父親死後,沃沃卡訂立契約,為當地名叫戴維•威爾遜(David Wilson)的牧場主工作。他堅決不學英語,堅決露宿,但現在白人叫他叫做「傑克•威爾遜」,對他評價高,認為他是可靠而賣力的牧場工人。他將終生在梅森谷照管牛羊。
像從摩西到約瑟夫•史密斯(Joseph Smith)的偉大先知一樣,沃沃卡在高山上獲得天啟。1888年底或1889年初一天,他在為戴維•威爾遜打柴。天色昏暗下來,他抬頭看見「太陽逐漸死去」(日蝕),然後聽見樹林裡的喧囂。他放下斧頭,朝喧囂的方向跑,立刻「死了」或失去了知覺。他向穆尼解釋說,接著他「被帶到另一個世界」。
在那裡他看見上帝和早已死去的所有人。他們像過去一樣運動和工作,全都快樂,青春永駐。那是宜人的國度,到處是獵物。上帝讓他看過一切以後,要他回去告訴他的人民,應該生活正派,相親相愛,不爭吵,跟白人和平共處……必須廢除歌頌戰爭的老規矩。如果他們遵從他的教導,最終會在另一個世界跟朋友們重聚。在那兒沒有死亡,沒有疾病,沒有老年(即沒有白人)……
上帝給印地安人一份禮物,教沃沃卡一種神聖的舞蹈。這種舞蹈定期跳一次,連跳五天,能賜福於舞蹈者,加速新時代降臨。上帝也給沃沃卡預測天氣、呼風喚雨的能力。穆尼後來在沃克湖(Walker L ake)訪問一個前任印地安事務專員,他說沃沃卡曾要求他寫一份聲明,寄給(格羅夫•克里夫蘭(Grove Cleveland))總統,聲稱他有超自然能力,要求一小份薪金,讓他住在居留地,向內華達州的印地安人通報天堂的所有最新消息,有需要的時候則招來雨水。專員一邊暗笑,一邊假裝認真對待沃沃卡,答應他寫信,卻永沒寄出。
當地的白人,包括認識「傑克•威爾遜」和對他友好的人,態度傲慢,認為他的啟示不過是意外的看見日蝕,產生歇斯底里的反應而已。對於派尤特人,那卻是期待已久的神蹟。1889年1月,第1場鬼舞蹈在沃克湖居留地舉行,產生了橫掃半個大陸的精神地震。不久,大盆地的各族──,最後俄克拉荷馬瓦肖人(Washoo)、猶他人(Ute)、肖肖尼人(Shoshone)、班諾克人(Bannock)、哥休特人(Gosiute)──都聽說「基督」親自來到沃克湖,教導派尤特人一種神聖的舞蹈,能復興祖先的世界。好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加利福尼亞、猶他、愛達荷、蒙大拿的代表迅速到達沃克湖,最後俄克拉荷馬、內布拉斯加、愛荷華、南達科他的代表也來了。不到兩年,三四十個族加入了沃沃卡的神聖圈子。從太平洋到密西西比河,復興的熱潮席捲土著西部,唯一的力外事納瓦霍人(Navajo),因為他們的宗教禁止提及死人。
沃沃卡的教誨,眾說紛紜,口口相傳,互相矛盾,但穆尼發表了一封信,是1891年先知向黑短鼻(Black Short Nose)的阿拉巴霍人(Arapahoe)代表團中一個人口述的。這個年輕的阿拉巴霍人用「卡萊爾」(Carlisle)英語把信寫下來,由黑短鼻上學讀書的女兒在俄克拉荷用正規英語轉錄。穆尼強調,「這是救世主本人向信徒發出,講述鬼舞教義的唯一正確而是正式的材料。」它也是精神簡明的典範。
別告訴白人。耶穌已經降臨。他的樣子像雲。死人全都已經復活。我不曉得他們幾時來到,也許是今天秋天,也許是春天。他們來到,就再沒有疾病,大家都恢復青春。
離開白人以前,別拒絕為他們工作,別惹麻煩。大地震動時──那是新世界到來──別害怕。
我要你每六星期跳舞一次。跳舞時準備筵席,給所有人食物。然後在水裡洗澡。就這樣子。將來我還有好消息跟你說。不要撒謊
穆尼在報告中提醒讀者,沃沃卡宣揚的道德戒律「純粹,全面,簡約,與從佛陀到耶穌基督時代的一切宗教系統不相上下。」穆尼論證說,鬼舞就是新約──起碼是新約的精神核心──穿上獨特的印地安外衣的版本。沃沃卡向四分五裂、一敗如水的迷宣揚團結、愛、復興的希望。
「只有了解猶他人、沙伊安人(Cheyenne)、波尼人(Pawnee)過去不共戴天的仇恨,能與現在他們之間的友愛對比的人,才能理解鬼舞教的成就.......它是一個民族的生命中只爆發一次的革命」穆尼引述一個阿拉巴霍朋友的例子,進一步說明鬼舞的人道意義。他這位朋友的年幼兒子死了。「我不會因憂傷射殺小馬,老婆也不會因而割破雙臂。過去的朋友死了,我們會這樣做,因為以為跟他們永別了,心裡難受,但現在我們知道會跟他們重聚。」至於鬼舞儀式本身,尤其是鬼舞的催眠作用,穆尼勸誡他的白人讀者,請他們想想自己的宗教行為在陌生人眼中可能是什麼樣子的。「在一個產生磁性療法術士、震顫派(shakers)、招魂靈媒等等的國家裡,跟這一切相似的東西,離家不遠就找得到。」
海市蜃樓
1991年1月,穆尼和沃沃卡談話的100週年當天,我去到內華達州沃克湖。我的願望很單純,只想看看先知的墳墓和他的子孫的生活環境。起初我找不到墓碑,於是向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派尤特男人問路。他坐在紅色的福特漫遊者輕型貨車上,喝著咖啡,在聽Ice-T吟快板。他關小盒式錄音機的音量,笑著給我指示,然後又把Ice-T調大聲。
沃沃卡的墳平平無奇,我在上邊找到一個鮑魚殼,裡邊有一根鷹的羽毛和幾發30-30子彈。墳上還有幾朵花,是剛剛有人獻上的。顯然有人不引僅要紀念沃沃卡。鬼舞教沒在傷膝溪滅亡,在許多印地安人心目中,沃沃卡是活生生的人物,他的精神遺產活力充沛,還在發揚光大。
各個印第安文明吸收沃沃卡的信息,選取它的要素,卻修改細節,以適應個別文明的觀點和歷史,形式多種多樣,令穆尼稱奇。例如阿拉巴霍人相信,復原的舊世界將在一堵火牆後面前進,把白人趕回歐洲去。拉科他人怨憤較深,相信白人的文明將被地震和塌方活磨,生還者將化為河裡的小魚。沙伊安人相信大歡喜的本土版本:各族印第安人生上雲霄,來到美麗的獵場。肖肖尼人預見印第安人與白人和平共處的天國。不論什麼版本,去新世界的精神通道幾乎總是鬼舞引到的前後4天的沈睡「第一民族」醒來以後,將發現白人只是個惡夢而已。
探訪沃沃卡的墳後一年,我有機會和一些派尤特肖肖尼激進份子討論沃沃卡的精神遺產。當時他們在內華達州核武試爆場舉辦「全球康復」示威抗議。在動人心魄的核子化沙漠裡,他們強調雖然祖先預料新世界即將到來,希望(像早期基督徒一樣)落空了,但沃沃卡設想的未來──白人文明自作自受,毀於災劫以後,印第安人團結一致,重新管理西部──比過去更令人嚮往。其中一個人問我:「你真相信這一切可以持久嗎?」一邊用手指朝天邊一揮。他的手勢不僅包括核試場,還包括過去一個世紀的征服的紀念碑:水壩、賭場、即時建成的市郊、炸彈試爆場、監獄、主題公園、毒物傾卸區、象徵身份的住宅、拖車式活動房屋停車場。
現代的派尤特人和肖肖尼人當然住在電氣化的家裡,開小型貨車,送子女上大學,遊說國會議員,但他們同時深刻地體認到,這個人造世界和它的霓虹燈風景是多麼岌岌可危,這個世界是一場災難,他們吃盡苦頭適應了,改變了生活的表面,但內心仍舊在頑抗。鬼舞的精髓也許正是勝過這個巨大的海市蜃樓的道德耐力。
預言
穆尼和沃沃卡見面那天,弗雷德里克•傑克遜•端納(Frederick Jackson Turner)在幹什麼,是耐人尋味的問題。他和家人坐在溫暖的壁爐前吃新年晚餐,已經在構想2年後在世界哥倫布博覽會那著名的演說了嗎?不久前蘇人在南達科他起義,報章的報道繪影繪聲,聳人聽聞,他有什麼反應呢?他知不知道沃沃卡是誰?他曉得穆尼是誰嗎?
我從沒去過端納的墳,因此不知道最近有沒有人在那裡獻鮮花、貝殼、鷹羽、溫切司特(Winchester)步槍子彈就更不用說了。然而學界對他的崇拜,依然如故,至今4代歷史學家已經在他墓前走過。甚至在這個後現代時期,不向這位老闆致敬的文章和專著,絕無僅有。
西部歷史學固然有其他重要的傳統,博爾頓(Bolton)的比較邊疆研究學派和英尼(Innes)的必需品貿易的歷史地理學是顯著的栗子。研究者的「通婚」也很常見,產生了堅持美國卓異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修正主義者和研究城市、商品流通路線的端納主義者,但這個領域的工作者,不管他的理論家譜是始於柏克萊、多倫多、麥迪遜,還是巴黎,不管他為犧牲者哀悼還是與勝利者一同沾沾自喜,幾乎全都接受(西部)從邊疆到地區,從殖民地邊沿到陽光地帶(Sunbelt)的演化道路。他們承認西部的地區身份和歷史延續性的某個穩定核心,彷彿天經地義,無可置疑。
沃沃卡的繼承人卻是例外。他們否定西部這個製成品、被征服的風景、線性歷史敘述、被管理的生態系統的目的因(telos)。他們看見的混沌的本質,比經濟週期更深刻。他們知道,白人西部所謂「永久」的結構,很少維持多於一個世代就被推翻置換。像是某位德國哲學家一樣,他們太了解「一切固定的東西總要因消雲散」,包括我們擁抱的西部這個概念(「某位德國哲學家」指馬克斯,引文出自《共產黨宣言》,此處的譯文與通行的譯文不同──譯者)
換句話說,沃沃卡以美國西部的啟示錄的史觀來支持他的子孫。「啟示錄」 這個詞已經用得太犯濫,因此必須回顧它在亞伯拉罕宗教裡的經確定義。從字面意義來講,「啟示」(apocalypse)是世界秘史的顯示。在末日前不久,一切變得清晰駭人,於是秘史能顯現出來。啟示是生活在地下的階級、被擊敗的民族煙沒的文明的不同尋常、遭人鄙視的歷史。換句話說,沃沃卡給我們提供一種新突變的(neo-catastrophist)認識論,因而可以按某些逼近中的末日風景的終極特徵,重新理解西部的歷史。成是無規劃的擴展、垃圾、毒癮、暴力、虛擬等將佔據洛磯山脈以西的全部生命空間,已經有跡可尋。沃沃卡邀請我們心懷這個未來,重新打開歷史書。可以說這是只餘下終極恐懼的赤裸裸的端納式歷史:整個西部變成洛杉磯。
對於維持鬼舞傳統的人,這個終點也似非而是地是更新和恢復的起點。通過這個黑洞,西部將在突變的奇點(singularity)裡消失,卻在另一邊重現。那裡的溪流充滿鮭魚,平原上黑壓壓的盡是野牛。
(譯者是香港編輯工作者。原文"White People Are Only a Bad Dream...",收於Dead Cities and Other Tales.NewYork: New Press,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