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自治區

電影音樂的多元性與多面性

為這篇文章評分
2010.11.17
本文轉載自電影音樂的多元性與多面性 - 潛藏在影像背後的聲音 - PChome 個人新聞台
作者:Jack

音樂,增加欣賞者音樂的廣度,而不是深度。

在每個音樂類型中,幾乎都有電影音樂的足跡,這也就是電影音樂很難被歸類的原因,因為電影音樂涵蓋了所有的音樂類型。

一、電影音樂裡的古典音樂類型:例如古樂演奏作曲家約帝沙瓦爾的「日出時讓悲傷終結」、「路易十四的情婦」。理查?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卡爾奧夫的《布蘭詩歌》等,都是電影音樂常常使用的曲目。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韋瓦第的《四季》、《茶花女》裡的「飲酒歌」、華格納《女武神的飛行》這些古典曲目藉由當代音樂家傑瑞高史密斯和小西康陽的變奏、混音,則賦予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貌。

二、電影音樂裡的中國傳統樂曲類型:
例如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日本作曲家梅林茂則改編了中國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片尾曲還請來美國黑人女高音凱薩琳芭托(在范吉利斯「火星神話」這張專輯裡,也有凱薩琳芭托的蹤跡)助唱一曲。另外,《將軍令》、《闖將令》、《東海漁歌》、《小刀會組曲》等,也都常常運用在電影音樂之中。

三、電影音樂裡的跨界美聲類型:
例如配樂家格萊姆瑞維和艾瑪夏普蘭合作「全面失控」電影配樂,之後艾瑪夏普蘭的「無盡的愛」這張專輯又再度與葛萊姆瑞維合作。

四、電影音樂裡的現代音樂類型:
例如極微音樂的麥可尼曼(「鋼琴師與她的情人」、「致命交易」、「愛情的盡頭」、「魔法師的寶典」、「繪圖師的合約」)、波蘭現代音樂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大法師」)、克羅諾斯四重奏(與莫利斯賈爾合作「劫後生死戀」、與柯林曼歇爾合作「真愛永恆」、與艾略特戈登索合作「烈火悍將」)、菲利普葛拉斯(「楚門的世界」、「醜聞筆記」、「魔幻至尊」)、武滿徹(「四谷怪談」)、譚盾(「英雄」、「臥虎藏龍」)和比利時低限主義大師雲默頓(「建築師之腹」)等等。

五、現代演奏家演奏電影音樂:
例如大提琴家馬友友和配樂大師顏尼歐莫里克奈、約翰威廉斯的合作,小提琴家帕爾曼(與約翰威廉斯合作「辛德勒的名單」)、約夏貝爾(與約漢戴伯尼合作「夢想奔馳」;與漢斯季默合作「天使與魔鬼」)、希拉蕊韓(與詹姆斯紐頓霍華合作「陰森林」)的優美琴聲,都為這些電影配樂刻畫出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動人樂章。

六、新世紀器樂演奏家 或是當代作曲家的電影音樂作品:
喬治溫斯頓(「家園」)、雅尼(「午夜心鎖」)、肯尼吉(與詹姆斯紐頓霍華合作「伴你一生」)、范吉利斯(「火戰車」、「銀翼殺手」)、李欣芸(「雙瞳」、「深海」、「練習曲」)、史詰詠(「赴宴」、「魔法阿媽」、「絕地反擊」、「波麗士大人」)、郭虔哲(「世界那麼大」、「台灣全記錄」、「冒險王」)、范宗沛(「孽子」)、王雁盟(「偵探物語」)、神思者(「悲情城市」、「疾走」、「愛情白皮書」)、喜多郎(「天地」、「宋家王朝」)、加古隆(「白色巨塔」、「博士熱愛的算式」)、坂本龍一(「末代皇帝」、「小活佛」、「遮蔽的天空」、「蛇眼」、「東尼瀧谷」)、葉加瀨太郎(「雨鱒之川」、「流轉的王妃」)、西村由紀江(「生命奇蹟小狐狸」、「101次求婚」)等。

七、兩位法國流行音樂人的電影音樂作品:
「陽台前的夏天」的派斯克卡麥拉(Pascal Comelade);「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再見!列寧」、「法國帆船之父塔巴里」的楊提爾森。

八、ECM廠牌底下的作曲家也有幾位橫跨電影配樂的領域:
因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成名的麥可蓋拉索(Michael Galasso);和安哲洛普洛斯合作的希臘女音樂家伊蓮卡蘭卓(「永遠的一天」、「養蜂人家」、「霧中風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等等。

九、電影音樂的電子音樂類型:
克萊格阿姆斯壯(代表作:「龍吻」、「人骨拼圖」、「紅磨坊」、「伊莉莎白輝煌年代」、「心靈傳奇:雷查爾斯的一生」、「世貿中心」、「搶翻天」)、空氣(代表作:「處女之死」)、強烈衝擊(代表作:「鬥犬」)、冰金(作品收錄於「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衛星軌道(代表作:與麥可卡門合作的「撕裂地平線」》、與安哲洛巴達拉孟提合作的「海灘」和獨立製作的「魔界重生」)、BT(代表作:「女魔頭」、「機戰未來」)、地底樂團(和蓋布瑞亞德合作「非法入侵」)、魔比(部分參與:「烈火悍將」、「神鬼認證:最後通牒」)、麥可布魯克(Michael Brook)的「白鱷」、「不願面對的真相」,還有環境音樂代表人物Brain Eno(「猜火車」)等,這些配樂因為電子音樂而更具爆發力。

十、 電影音樂的流行搖滾音樂類型:
紅心合唱團的南茜威爾森(「征服情海」、「成名在望」、「香草天空」、「伊莉莎白小鎮」);皇后合唱團的布萊恩梅(「衝鋒飛車隊」、「恐怖醫生」、「猛鬼跳牆」);險峻海峽樂團的馬克克諾弗勒(「地方英雄」、「卡爾」、「公主新娘」、「布魯克林黑街」、「桃色風雲搖擺狗」);電台司令的吉他手強尼格林伍德(「黑金企業」);珍珠果醬樂團主唱Eddie Vedder(「阿拉斯加之死」);雷庫德(「巴黎德州」、「長征騎士」、「風起雲湧」、「終極悍將」、「暴力終結」、「越過死亡線」);瓊拜雅(和顏尼歐莫里克奈合作過「死刑台的旋律」);蘭迪紐曼(「睡人」、「蟲蟲危機」、「奔騰年代」、「飛天巨桃」、「玩具總動員」、「歡樂谷」、「媒體先鋒」、「超級王牌」);彼得蓋布瑞(「鳥人」、「末路小狂花」);艾力克克萊普頓(「衝破黑暗谷」、「黑暗邊緣」、「鐵拳浪子」、「迷途枷鎖」、「Kiss情人」);史坦利克拉克(「巡弋悍將」、「玩命快遞」、「致命羅密歐」)。

十一、電影音樂的重金屬類型
瑪莉蓮曼森和驚悚配樂家馬可貝崔米聯手打造的「惡靈古堡」令人不寒而慄;還有約翰卡本特的「火星異魔」也屬於重搖滾的風格。

十二、黑人音樂的The RZA也跨足於配樂界:《鬼狗殺手》、《追殺比爾》和《刀鋒戰士3》都是其代表作。

十三、靈魂音樂
配樂名家亞倫席爾維斯屈和惠妮休斯頓合作的《終極保鏢》,漢斯季默和惠妮休斯頓合作的《天使保鑣》,爵士小號身兼電影配樂家馬克伊山和布萊恩麥肯奈特的《怒海潛將》,則都是以靈魂音樂的優美唱腔搭配影像情節的最佳示範。

十四、鄉村音樂
馬克伊山和鄉村歌手瑪莉翠萍卡本特合作的《返家十萬里》更是唱出了一抹空靈和哀傷。

十五、前衛迷幻搖滾:
諸如麥可歐菲爾德的「管鍾」因為運用在「大法師」的配樂裡也讓人印相深刻,麥可歐菲爾德的電影配樂作品還有「殺戮戰場」。前YES合唱團的南非吉他手崔佛羅賓現在也納入漢斯季默門下從事電影配樂工作,代表作品有雷尼哈林執導的「水深火熱」、「大法師吸魂首部曲」;麥可貝的「世界末日」、「絕地戰警2」,還有「驚天動地六十秒」、「搶救前線」、「國家寶藏」、「空戰英豪」、「全民公敵」、「救世主」、「飛機上有蛇」等作品。

十六、 西洋流行
金獎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與西洋流行天后席琳狄翁的組合,讓《鐵達尼號》成了一張歷久不衰的專輯。94年迪士尼的動畫「獅子王」,漢斯季默與艾爾頓強的合作,造成了日後「獅子王」搬上舞台劇的熱潮一直影響至今;電影「第六感女神」則是艾爾頓強獨立完成的配樂作品。「獅子王」的成功,隨後即讓漢斯季默門派吃下了動畫市場大片江山,1999年的迪士尼動畫「泰山」和2003年「熊的傳說」兩部配樂,都交由漢斯季默門派的馬克曼西納負責配樂的大任,在這兩部動畫配樂中,流行音樂界的菲爾柯林斯也有精采的演出。

十七、歌德低調美聲:
另外一位澳洲前歌德團體女主唱兼創作人的麗莎潔芮(Lisa Gerrard)也是漢斯季默門下的一員,和漢斯季默合作「神鬼戰士」而聞名,她的其他知名作品還有「驚爆內幕」、「鯨騎士」、「威爾史密斯之叱吒風雲」等等。

十八、實驗後搖:
諸如有替「21世紀風雲-席丹?記錄?足球」譜寫配樂的魔怪(Mogwai),Mogwai也有參與「真愛永恆」的配樂演出。還有來自冰島的席格若斯樂團(Sigur Ros)所參與的「吶喊雷克亞維克」。另外一位來自冰島的精靈碧玉(Bjork),也因為「在黑暗中漫舞」、「掙脫9」令人對她印象深刻。

十九、電影音樂的豐富性當然不止於此,它涵蓋所有音樂類型,當然也包含地域性。曾和伊迪絲皮雅芙合作的法國香頌配樂名家法杭斯賴(「男歡女愛」、「少女情懷總是詩」、「愛的故事」)、葡萄牙的聖母合唱團(「里斯本的故事」)。

二十、電影音樂必然也包含了爵士領域
伯特布蘭查(「虎豹小霸王」、「皇家夜總會」)、戴夫古魯辛(「一曲相思情未了」、「七寶奇謀」、「哈瓦納」、「疑雲密佈」、「黑色豪門企業」、「畢業生」)、泰倫斯布蘭查(「25小時」、「黑潮:麥爾坎」、「枕邊陷阱」、「臥底」、「真相拼圖」)等等。

1、電影音樂的多元性與多面性是永無止境的:電影音樂本身它並不排斥任何一種的音樂類型,只要是對電影有幫助的,電影音樂它都能採納並加以運用。

電影音樂跟其他音樂類型不同之處,就在於電影音樂沒有「排他性 」,就如同「海綿」一直不斷吸收融合每個時代不同類型的音樂,因此電影音樂不會有「衰老沒落」的問題。

任何音樂類型因為要有別於其他類型的音樂,因此都必須制定一套屬於自己音樂類型的標準和規範。

這樣或許獨特性很強,但也就是如此,它便不容易吸收或是再創造新的東西出來,如果一旦吸收了新的東西,那麼這個類型的音樂馬上就會變成另外一種類型的音樂。

它們沒有辦法容忍改變。不改,就會慢慢老舊,最後因為形式上的僵化而死亡;但改了,馬上就會變成另外一種類型的音樂,而無法再保有其原本的獨特性了。

電影音樂則擺脫了這樣音樂類型的限制,它本身是沒有「實體」的,所以它能存在於過去、現在、未來,永存而不滅。除非沒有電影,電影音樂才會消失。

2、電影音樂的重要性:電影音樂和電影是分不開的,一部電影會有劇本,劇本和小說一樣,會有高潮起伏、起承轉合。

電影則是照著劇本,用影像的方式來說故事,所以電影同小說一樣會有高潮起伏、起承轉合。電影情節有所謂的高潮點,電影音樂便有使電影情節加溫的效果,當電影情節到達高潮點的同時,音樂和影像則必須相互激撞,才能產生出無比的震撼。

3、電影音樂的完整性:電影音樂並非都是零碎不完整的樂段,電影音樂是配合電影影像,因此電影音樂本身的完整性與否,看的是電影影像本身的剪輯手法,或是劇情的鋪排等等,有時電影原聲帶的編輯也會也會影響到電影音樂本身的完整性。

4、電影的旋律性:電影音樂有其聆賞性,電影音樂雖是功能性音樂,但有些電影音樂還是有其旋律性,並非所有的電影音樂都難以入耳。

5、電影音樂的欣賞方法和角度:電影音樂是一種需要你去思考它的音樂,思考音樂與影像之間的關連性。電影音樂聽久了以後,即使沒看過電影,光聽音樂也能浮現出影像。

6、電影音樂的連貫性(起承轉合):聽電影音樂就像是在看一部電影,電影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結構,與電影結合的電影音樂一樣是具有起承轉合的。
分類
未分類

評論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