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自治區

『禁止談戀愛』到『禁止帶電腦』

為這篇文章評分
『禁止談戀愛』到『禁止帶電腦』
http://comment.big5.northeast.cn/system/2007/10/10/051006361.shtml
http://comment.northeast.cn   2007-10-10 08:50:23

http://comment.big5.northeast.cn/system/2007/09/24/050988890.shtml
http://comment.big5.northeast.cn/system/2007/09/27/050993752.shtml
http://comment.big5.northeast.cn/system/2007/09/26/050993188.shtml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也不知道是由哪所高校先帶的頭,反正『禁止新生自備電腦』在如今的高校校園內已經成為一道十分普遍而流行的禁令。由此,每年新生入學之時,社會上都會就此形成所謂『爭議』,傳媒也樂衷於為之組織討論,今年亦不例外——據《新京報》報道,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開學後作出規定,不允許大一新生自備電腦。校方稱,此舉可以防止新生沈迷電子游戲。專家質疑這種禁令的效果。

  高校之所以禁止大一新生購買電腦,理由是新生對大學生活和科學使用電腦認識不足,自制力較弱,適當約束能夠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防止其沈迷於電腦游戲和網絡。其實,只要到任何一所高校附近熱鬧異常的網吧裡看看,就能知道這一招的『防沈迷』效果顯然並不理想。何況,只禁大一這一年的所謂『一禁三松』模式,本身也表明高校自身很清楚禁令的實質意義極其微小。

  因此,專家們正兒八經地討論和質疑這種禁令的效果,多少顯得有些『奢侈』和『不解風情』。依我看,禁令本身只是高校表明姿態的一種方式,取的是其象征意義而非實質效果。出臺這樣的禁令,更多體現的是高校在面對『網游猛獸』大力侵蝕校園生活時的無奈和無措:既然想不出什麼更有實質效果的辦法,就先弄一個象征性的禁令來表明一下態度吧。

  由此我想起另一條曾經同樣在高校校園內普遍而流行的禁令:禁止談戀愛。上世紀80年代初,各大學的學生守則中幾乎都有大學生不許談戀愛的規定。傳媒也曾就『大學生應不應該談戀愛』、『大學生應樹立怎樣的人生觀』等話題組織過熱烈的討論。只不過,這條禁令從來也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執行,輿論的所謂『爭議』也根本構不成絲毫阻攔。昔情昔景與今時今況何其相似!

  禁令阻止不了校園裡出雙入對的動人風景,也當然阻止不了高校內電腦網絡的必然普及。應該說,『不提倡不反對』是一種比較理性的態度。當然,如果高校對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程度有足夠的自信,對自己的教育能力以及對學生的自控能力有足夠的信任,那麼,提倡有條件的學生自帶電腦也並無不可,畢竟今天幾乎所有的大學生在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中肯定離不開電腦,大學時代對學生更好掌握電腦技術和知識是一個很好的切磋與長進的機會。

  從談戀愛到迷網絡,大學生活的精彩旋律在不停變換,高校需要面對的管理難題也在不停變化,在一些必然趨勢面前,禁令永遠不足以抵擋。與其強堵不如巧疏,高校管理的藝術決不如下一紙禁令這般簡單。如果電腦沒能成為學習的工具,大學生反倒成了電腦的奴隸,這本身就是教育失敗的一種表現。特別是當這種情況從個案擴大為現象,依然抱住無效的禁令作為救命稻草,某種程度上已經是逃避責任的行為。

  正如『禁止談戀愛』在今天看來已經是一個可笑的過往,我相信,『禁止帶電腦』在不久的將來也將被回首為一段無聊的經歷。

作者: 舒聖祥    來源: 東北網     編輯: 劉志超
分類
未分類

評論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