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自治區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心思過重應自我調節

為這篇文章評分
中國經濟網 > 科技頻道 > 心理·探幽 > 正文
http://big5.ce.cn/gate/big5/sci.ce.c...13826034.shtml
2007年12月06日 07:39
作為所有動物中大腦與身體比重最大的一個,人類充分享受到了善於思考帶來的種種好處。然而,一個能思考的大腦並不是只會帶來好處,它也可能讓人陷入一個思慮過度的泥潭裏。就像高雅和吳翔所遇到的困境:想得太多。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在想得多不多這個問題上,我們身邊的人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的人“神經大條”,凡事都很少操心;而有的人則“心思太重”,大事小事總能琢磨上半天。這種差異當然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但不論成因如何,對個人現在生活的影響就是,當外界刺激事件出現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很自然地對同一個事件產生不同的反應。表現出來就是有人想得多,有人想得少;有人總能在事情中解讀出對自己有利的一面,有人總能在事情中發現對自己不利的一面。很自然的,天生想得多,而且總想到不利念頭的人,更容易思慮“過度”。

幸好極端的情況總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在正常範圍,只有程度上的差別。沒有幾個人會認為自己就是高雅或吳翔,但多數人卻不難從他們的某些生活事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在超市或商場裏,為了買某種東西舉棋不定;比如因為上司隨口說出的某句話思來想去等等。

這種思來想去並不一定就會造成“思慮過度”並且給個人帶來困擾,是否達到“過度”的程度,取決於大腦有沒有做好另一件事情:自我覺察和自我調節。自我覺察是第一步,關注到自己的思維和情緒,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其後才是調節,根據情況做出有效的判斷和處理。

首先需要判斷的是,是否應該想太多。我們的精力畢竟有限,事無巨細殫精竭慮是造成“思慮過度”的第一個原因。在這個問題上判斷的標準是事情的重要性或者後果的嚴重性。有的事情值得多費一些心思,比如擇偶和擇業這樣可能對個人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這些時候考慮週到與否可能意味著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想多一點是應該的。但有些事件,比如茄子是魚香還是紅燒,衣服選紅色還是藍色等,對生活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事情,就不需要過分傷腦筋了。

被思慮過度所困擾的高雅們,應該在每次意識到自己又在無足輕重的選擇之間猶疑時,及時喊“停”,採用各種方法幫助自己儘快作出決定,以終止這個思慮的過程,而不是掂量個沒完沒了。靠路人甲的性別來決定自己衣服的顏色看起來雖然荒謬,卻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其實,只要能注意到事情的不重要性,我們通常很容易就能作出決定。

另一個需要判斷的是,所思慮的是不是合理。各種各樣的不合理信念是困擾高雅和吳翔的另外一個、也是最大的原因。之所以說它們不合理,是因為它們往往並沒有事實根據,但他們卻會把腦海中產生的這些念頭當做真理接受下來,無休止地困擾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常常就是腦海裏冒出來的念頭本身,比如打不通親友的手機就認為可能出了車禍,老朋友說了一句“心思太重”就認為對方可能在說自己“有城府”,可能“有意討好”等。

處理這種念頭的一個方法,是把這些當成別人說的,在腦海裏反駁它們,尋找反面證據——車禍是小概率事件,再說到目前也沒有聽到有車禍的消息;陳群和我已經認識了很多年,他以前還說過我這個人太實在了,不會鑽營,這次說這句“心思太重”應該也沒有別的意思。這樣的證據其實不難找,只是我們平時並沒有留意。比起簡單的轉移注意力逼迫自己不再想,這種反駁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因為一旦成功地反駁了一個念頭,它就會徹底消失,不再來困擾我們。

此外,過度思慮的人往往還有一個巨大的、隱藏在行為背後的不合理信念需要化解,那就是期望能把未來緊緊攥在手裏,避開所有不確定性。高雅總是從小洞裏掏出橘子肉來吃,還沒戀愛就開始考慮畢業後怎麼辦、分手了怎麼辦,都是基於此。然而不確定性就是生活,偶然事件總是在發生。高雅也許最終能挑到一個門當戶對看起來可以“五十年不變”的男友,卻無法保證對方甚至自己不會被種種偶然推出既定的軌道。好在,這個社會的選擇和自由越來越多,即使因為選擇錯了偏離了我們期望的生活,也還有機會通過新的選擇重現實現,甚至實現得更有趣更豐富。所以學著放下思慮,享受偶然性才最重要。

米蘭·昆德拉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即使是那些最嚴謹最嚴肅的思考,可能也只是為一個值得敬畏的、巨大的未知,提供些調劑品而已。(■華南理工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劉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http://big5.ce.cn/gate/big5/sci.ce.cn/discovery/others/200801/16/t20080116_14251622.shtml
分類
未分類

評論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