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儲藏室
學科 - 編號 960918 - 解剖學 胚胎學
由
於 2007-09-19 01:54 AM 發佈 (1321 查看)
衝啊......
解剖學
本週繼續介紹導論,肌肉系統、循環系統(心血管與淋巴系統)、與神經系統。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就像國高中生物所教的最大三群分類,不過要注意肌肉所連接的地方,骨頭、內臟、皮膚或其他什麼的;位置、型態、功能都有可能成為肌肉的命名來源。
稍微說說幾塊較常聽到的肌肉名稱,胸大肌、腹直肌、肱二頭肌...對他們所在的位置與排列方向有印象嗎?
肌肉的解析,從一整塊的肌肉一路剝到組成肌細胞的纖維蛋白。接者談談肌肉與周邊的骨骼、神經共同組成的運動單位;以及運動時的描述術語。
心血管系統:動脈、靜脈管的結構構成。
微血管與血液流通的機制。
淋巴系統:淋巴液與淋巴結
淋巴管,兩條主要的淋巴總管,胸管(負責左半側身體與下半身)與右淋巴總管(負責右半側軀幹以上的的淋巴液循環)
由神經組織(神經元以及神經膠細胞)構成的神經系統
兩大群分類:週邊以及中央神經系統(PNS & CNS)
個別系統使用的構造術語,{神經結、神經束}
{中樞、神經核、徑(tract)與柱(column)}
從神經束抽出個別神經來代表的組織構成(樹突、軸突、神經元本體、包裹的許旺氏細胞)。
脊髓的構成(脊柱的根與枝)。
課堂最後介紹到十二對腦神經與三十二對脊神經,其餘待下回繼續分曉。
胚胎學
內容持續加重...
從精液分泌說起。一般在射精後,精子能在女性生殖道內存活低於48小時;每次約20到60憶的精細胞,在3.5毫升的總射精量中,在5至45分鐘的時間能夠抵達卵細胞所在位置。
接下來重點回到子宮內。約7個小時後,在精子進入且接收到化學信號後,開始進行頭化作用,移除穿孔體表面蛋白質覆膜,啟動精子活性。然後受精,晚整的受精得耗上24小時。
重點來了,要如何防止多重受精?
答:卵子外的透明帶起化學變化,阻擋其他的精子穿透。
(其實還有更快更直接的鈣離子改變卵子膜電位的多重受精阻斷方式,不過要敘述就像前一句一樣長且麻煩;康寶生物學裡有介紹,自己複習一下吧)
那麼在這24小時,原核融為一體的合子作了些什麼呢?
答:卵細胞完成第二次減數分裂,來自親代的雙套DNA準備進行卵裂。
接下來我處於半睡眠狀態(...)。印象中大概提到的是[著床]、[細胞分化]、[原腸胚時期]、[脊索發育]、[神經管形成]......
看來我得等共筆了。(我沒買課本,然後上課的講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