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儲藏室
學科 - 編號 960926 - 解剖 生理 組織(含實驗)
由
於 2007-09-27 12:49 PM 發佈 (2117 查看)
維持累積的效果,沒有一次付完就會被壓垮...
反方向來說,可以利用這股心理上的壓力...(啥?
大體解剖學
上週提到12對腦神經與31對脊神經,脊柱內具有甜味的構成部分其實不是胡成一團的漿泥(我小時後曾有一段時間以為腦與脊髓是混酌的濃稠流體...)。
別忘了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脊髓是「由細胞構成」的事實,也就是說,牠其實是可以再拆解分析的。發出纖維狀的[根]與[枝](從根分出);後側(背測)分枝大多是分離的,前側分枝則匯聚成神經叢。不同脊段發出的神經束也可能匯聚成叢,於是形成複雜線路的網。
大略把神經系統的導論部分介紹完後,自主神經系統特別又被提出來講解。
然後...這部分我就無能說明了(還不打算複習...)
解剖學導論告一段落,下堂課將從胸部區域解剖開始講起。
生理學
大標題是 一般控管蛋白質合成、細胞功能產生、以及細胞分裂的機制,也就是基因的轉錄與轉譯。
還記得四種構成DNA的含氮鹼基吧?他們的化學構造、ATCG(RNA則是AUCG)、雙股螺旋的組成方式、以三個為一組代表了遺傳密碼對應到的某一氨基酸。
說一次動作:DNA轉錄成RNA,然後RNA轉譯成蛋白質(氨基酸構成),蛋白質便能影響、或著執行細胞功能。
至於拆開雙股螺旋、嵌合對應含氮鹼基、轉錄後修飾、轉譯遺傳密碼的過程(mRNA、tRNA、rRNA的合作)看圖會比較清楚,去翻課本吧。
然後是細胞分裂,因為也涉及基因複製(RNA只複製單股),所以在這章節一並討論。這邊介紹的是有絲分裂(mitosis),也是一般說的細胞分裂,前中後末期......
細胞分裂是受到身體訊息控制的細胞活動之一,而細胞訊息大多以化學分子傳遞。本節最後討論不同類型的化學訊息與其接收器途徑。
組織學
換了一個講師...這次主題是[上皮組織]
不同形狀、不同種類、單層多層的差異,不過大部分都是「包在外面」(與環境最先接觸的面)提供了屏壁關卡的功能。
微絨毛、終板、纖毛、以及特化的細胞接合器
從特殊構造講到特殊功能,接著就是腺體細胞出場,最後帶出一點胚胎學的內容(上皮組織的發生與再生等等...)。
組織學實驗
實驗就延續了講堂課堂教完的進度,雖說是實驗,不過其實是觀察玻片標本,已經製作好的切片。
這次觀察的組織強調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 BM)的辨識:
單層鱗狀、立方上皮細胞觀察的是腎,集尿管、亨利氏套、以及鮑氏囊(沒看到鮑氏囊啊...)
單層柱狀上皮細胞觀察的是小腸,微絨毛、杯狀細胞
有角質化的多層鱗狀上皮細胞觀察的是猴子腳掌以及人類皮膚(黑白膚色的比較)
多層鱗狀上皮觀察的是食道(呃...現在才發現這片我沒看到)
偽柱狀上皮細胞觀察的是氣管(還沒弄懂"偽"是什麼意思...)
多層柱狀上皮細胞觀察的是唾液線,腺體小葉以及分泌管道
移形上皮細胞(Transitional Epithelium,隨外力改變/調整型態與層數的上皮細胞)觀察的是猴子的膀胱。表面細胞會發現有雙核的,最外層則有角質化
==========
你問我看過這些就算有學習到基礎啦?
錯!連基礎都還沒開始爬!
不過看過這些 (應該)可以比較清楚講過哪些東西。
當然我會有漏掉的啦...可能是我沒聽到或著是不想整理而刪掉的。
生化因為翹掉所以沒有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