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自治區
當烏托邦面對自由
由
於 2007-10-08 03:34 PM 發佈 (197 查看)
作者:王丹
出處:王丹看美國的人文與自由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
2006年3月1日
西方馬克斯主義研究的首選之作當推波蘭哲學家華克?科拉柯夫斯基(Leszek Kolakovski)所著的《馬克斯主義的主流》(Main Currents of Marxism)一書。這不長達47章的巨著論述了約60位馬克斯主義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以及近20個與馬克斯主義相關的流派、團體等,可謂集大成之作。
科拉柯夫斯基對馬克斯主義進行了條分縷析之後得出的結論是:「馬克斯主義是我們這個世紀的最大幻想。它是一個展現出人的一切可望都得以滿足,一切價值都達到和諧的完美統一社會前景的夢想。」「馬克斯主義相信,只有當過去的歷史按照未來的歷史來解釋,歷史的過程才是可以理解的。這就是說,那些業已存在的東西,只有當他們具有對那些還沒有產生的東西的預知時,才是可以理解的和有價值的。如果沒有對未來的科學認識,馬克斯主義也就不成其為馬克斯主義。在此意義上,馬克斯主義具有宗教的功能和特徵。」林毓生教授認為這是對馬克斯主義進行過最為深刻的批判與分析。
作為歷史學的求知者,我對科拉柯夫斯基如此深刻的認知源自何處頗有興趣。他40年代曾經加入波蘭共產黨,是虔誠的馬克斯主義信徒,並一度受到共產黨當局的重用。但1966年卻因為抨擊當局被開除黨籍,1968年後更是被流放出國。表面上看,1956年的波蘭事件是他思想轉變的關鍵點,但他的內心深處對馬克斯主義重新審視與懷疑,最終走向拋棄,一定會有更為內在的原因。深入挖掘這個原因,也許可以對我們進一步認識知識份子與烏托邦思想的關係以及其左傾思想根源有啟發意義。
在這個問題上,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經歷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可供參考的答案。諾頓出版社(Norton),2001年出版了一本歐威爾的新傳記《歐威爾:那代人寒冷的良知》(Orwell:Wintry Conscience of A Generation),作者是傑弗雷?梅耶斯(Jeffery Meyers)。在這本傳記中,梅耶斯詳細回顧了歐威爾從一個虔誠的馬克斯主義者轉變為史達林主義的敵人的心路歷程。書中提到:1937年5月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正投身於西班牙內戰的歐威爾親眼目睹了那些所謂的馬克斯主義信徒們是如何虐待與殺害無政府主義者的,他看到了當烏托邦面對自由的時候,是如何搖身一變就成了殘暴的集權主義,這使他幾乎是一夜之間成了自由的堅定捍衛者,與馬克斯主義一刀兩斷。他開始挖掘極權主義的本質,而為逝去的上個世紀留下了《1984》和《動物農莊》這樣的發人深省之作。
我們可以合理推測的是:天生帶有左翼傾向的知識份子往往會被美好的烏托邦幻想所吸引,但在他們的內心之處,自由的本能始終控制著靈魂;當事實觸動了這種本能時,他們的內心就會萌生反叛的種子。從科拉柯夫斯基到歐威爾,都走過了這樣的歷程。他們是上世紀50~60年代西方一代知識份子的縮影,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