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犬自治區
蘋果電腦出糗記
由
於 2008-03-17 08:46 PM 發佈 (1603 查看)
2006年9月2日
作者:高北山
出處:鏡報月刊(香港)
一個小學3年級女孩大膽的創意,熱心的建議,竟遭堂堂大企業蘋果電腦法律部門嚴厲的警告。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公司擔心處理消費者建議,可能引發已有先例的知識產權之爭執。
女孩寄信 遭到警告
一個小學3年級的女孩,在學習寫作商業信函時,作為一個iPod的愛好者,她決定寫信給蘋果電腦的執行長史帝夫?喬布斯,提供她的意見。小女孩喜歡隨歌哼唱,因此建議蘋果電腦讓iPod的屏幕顯示歌詞,,像是卡拉OK那樣。
過去很多小孩寫信給大人物,即便言之無物,都會破格受到回函禮遇,更何況這個小女孩提供了聽起來很好的點子。漫漫長3個月後,蘋果電腦公司果真回函了,小女孩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全家聚集在一起慎重地拆閱這封信,就差沒有焚香沐浴,齋戒3日了。但是全家讀了信後,卻錯愕不已。
那封信並非來自喬布斯,而是來自蘋果電腦的法律部首席法律代表。信中措辭嚴厲,說蘋果電腦「不接受不請自來的產品建議」,而且警告小女孩「以後不要再提供類似建議」。一盆冷水讓小女孩情緒受到打擊,女孩的父母也非常氣憤,畢竟蘋果電腦打的是教育兒童的招牌,怎能用這種態度來回應孩子的創意和熱心?任何有小孩的父母都會感同身受。由於電視台的介入,事件中的法律代表趕緊向小女孩道歉,但公司不做評論。電視台大概把這件事當成了一個烏龍事件,在當事人認錯後,就此打住。
女孩誤踏 知產雷區
事件到此,似可落幕了,但是事情的關鍵,倒沒有說明白,仔細想想,可以發現好幾個疑點。首先,這封信是寄給執行長的,即便不是執行長親閱,也必然是由執行長辦公室的人轉送法律部,表示事件不是某個人的脫線之舉。再者,堂堂的蘋果電腦公司首席法律顧問,在怎麼低能,也不能低到無目的地「用大砲打蚊子」。是什麼因素讓蘋果電腦反應如此劇烈?
這位小妹妹無心地踏入了一個知識產權的雷區。在當前的企業界,特別是一個點子就可以關係成敗的高科技領域,公司處理這類消費者建議的首要顧慮,是它引發知識產權爭執的可能性。假如蘋果電腦未來果真推出顯示歌詞的新款iPod,而這個新設計果真受到歡迎,使得銷售增加,過去的經驗顯示小女孩的代理人有可能「見錢眼開」,在事後指稱蘋果電腦公司受益於她的創意,要求分享利益。
這個顧慮絕不是杞人憂天,高科技領域年年都有這類訴訟。無意中使用到受專利保護的創意或技術,固然是十足的侵權,但僅僅功能雷同往往就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最著名的例子包括eBay的「立刻買」以及亞馬遜書店的「購物車」等設計,這些都有更早的設計者,事發當時也都沒有專利保護,但是因為原設計者能夠證明他們更早的作出同樣的設計,大概被告也有足夠的財力花錢消災,原設計者都得到了賠償與和解。
知識產權 官司不斷
因為知識產權的官司不斷,令各大公司十分頭大,稍不小心踩到地雷,賠償起來,往往是天文數字。例如,每一台iPod給一塊錢,按照每年銷售450萬台,而且還在增加來算,求償數字可能高達每年500萬美元!
另一個更糟糕,更需要避免而又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公司的研發部門早已有同樣的點子,並且在閉門秘密研發之中,實際上並沒有受益於外部的建議,然而卻因為存在一個受益的表象而被索償,成了無妄之災。雖然內部公司對於自己的知識創作都會有合於法律訴訟要求的記錄作保護,但是這類官司總是費力費錢,最好防患於未然。來自外部的書面建議作為公司受益的直接證據之一,公司自然不要這些「燙手的山芋」。公司當然經常組織消費者意見調查的活動,但是它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一開始就要求參加者簽署協議,確定提供意見的報酬(若有的話,通常也只是個小禮物),杜絕了日後的爭議。
專利地痞 公司憂心
專利是保護知識產權的利器,曾幾何時,也成為「專利地痞」(Patenttrolls)濫用的手段,更是科技廠商的夢魘之一。網路拍賣公司電子灣(eBay)曾受到「專利地痞」的控告。由一位專利律師成立的Merc Exchange公司,控告電子灣侵犯了其固定價格採購選項的技術,要求賠償3500萬美元。業界相關律師表示,不少大公司如英特爾、IBM以及蘋果電腦等,都對這個問題感到憂心。知名的「黑莓」(blackberry)無線設備產品受到NTP公司的控告,最後以巨額金額和解,幾乎把公司整個停擺。
據了解,「專利地痞」基本上用小錢去買科技專利,再去控告大公司,以賺取高額和解金。這些「專利地痞」一一般只擁有專利,但沒有產品。但這次控告電子灣的公司踢到了鐵板,高等法院支持電子灣,不對電子灣發出禁制令,這個決定讓業界為之歡呼、喝采。法官認為,對侵權廠商施行禁制令未必是大眾最想要的結果。因為會造成很多人的不便利。而提告的一方只有專利沒有產品,因此影響和損失都不是很大。但位於維吉尼亞州的這家公司,仍受到該州聯邦陪審團的支持,要求電子灣賠償550萬美元。
蘋果態度 應當端正
了解了以上所述對蘋果電腦的「不接受不請自來的產品建議」,和「以後不要再提供建議」的回應,就感到不是那麼離譜了。但蘋果電腦忽略了對客戶的基本禮貌,和氣才能生財嘛!這封信應該這樣寫,一方面感謝小女孩的熱心建議,又要表明公司受益於她的點子,同時表明公司向來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發新產品,她所盼望的功能,可能已在研發之中。同時要多誇小女孩幾句,反正也不用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