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廉布雷克的[毒樹]
可能很多人聽過類似的詞句:
我對我的朋友感到憤怒
我反省自己的怒氣 於是釋懷了
我對我的敵人感到憤怒
我放任怒氣滋長 而其越加茁壯
聽起來很正向嗎?有人把這段比作「退一步海闊天空」。
不過完整的詩文感覺似乎不是如此:
原文
I was angry with my friend.
I told my wrath, my wrath did end.
I was angry with my foe.
I told it not, my wrath did grow;
And I water'd it in fears,
Night and morning with my tears;
And I sunned it with smiles,
And with soft deceitful wiles;
And it grew both day and night
Till it bore an apple bright,
And my foe beheld it shine,
And he knew that it was mine,
And into my garden stole
When the night had veil'd the pole.
In the morning glad I see
My foe outstretched beneath the tree.
翻譯
我對我的朋友感到憤怒。
我反省自己的怒氣,於是釋懷了。
我對我的敵人感到憤怒。
我放任怒氣滋長,而其越加茁壯;
而我以恐懼灌溉,
日以繼夜的哭泣著;
而我以微笑照耀,
並伴隨著溫柔虛偽的狡詐;
而它逐日生長,
直到孕育出一枚亮眼的碩大蘋果,
而我的敵人欣喜的注視著蘋果,
而他當然知道這是我的果實
而潛入我的果園中偷取
在黑夜幔上群星之時。
清晨我便能高興的看見
我的敵人已在樹下躺平。
----------
就我看來,他把第二個選項給加重了。
原諒,或著報復。
也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引用自聖經故事,亞當和夏娃吃了善與惡的智慧樹果實之後,被趕出伊甸園,並且得到了「死亡」的懲罰。
注意此處,樹是屬於神而非撒旦的,撒旦僅是誘惑夏娃吃下果實。
題外話,形事訴訟學的毒樹果實原則和這個應該無關。
我的解讀
毒樹果實原則是為了防止非法搜查,是排除證據的原則。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不能夠嚴刑逼供,這個原則是為了防止不法取証,而造成之後的衍生證據無法使用。
(我有權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