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Horizon.prj
珊瑚礁被破壞是印度洋海嘯造成災難的原因之一
由
於 2007-05-27 07:36 PM 發佈 (1711 查看)
國際線上消息:近日,科學家對斯里蘭卡地區海域研究後發現,去年的印度洋大海嘯造成的慘重損失與當地非法開採珊瑚有著直接聯繫。
據英國《衛報》8月17日報道,去年的印度洋海嘯奪去了斯里蘭卡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而造成如此慘重損失的原因之一便是近海的珊瑚被大量盜走,而它們原本可以抵擋住最狂暴的海浪對海岸線的侵襲。珊瑚開採是斯里蘭卡的一項重要產業,它們通過被賣給旅遊者或做成工藝品給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所以當地政府很少使用法律手段來制止這種行為。
在去年的海嘯中,一個高達10米的巨浪在斯里蘭卡西南部的佩拉利亞鎮登陸,它在陸地上“橫衝直撞”1英里(約合1.6公里)有餘,並將一列滿載乘客的火車衝出鐵軌50米遠,共造成1700人死亡。科學家們發現,該地區海中的珊瑚礁已不復存在。而在另一個名叫希卡杜瓦的地方,由於當地的珊瑚礁被悉心呵護,在海浪抵達陸地時只有3米高,且僅向前推進了50米,未造成人員死亡。
佩拉利亞鎮和希卡杜瓦兩地都經歷海嘯結果卻大不一樣,這與海岸線的具體形狀毫無關係,而與珊瑚礁的保存狀況密切相關。事實證明,那些位於離岸幾米遠處未被破壞的珊瑚礁可以有效阻止海浪的衝擊並使其高度明顯降低。很多目睹了去年大海嘯的人表示,他們曾看到海浪在撞擊到珊瑚礁上後立即變小了。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受阻的海浪在穿越珊瑚礁上人為造成的空洞後以更猛烈的態勢衝向海灘。儘管遭受到去年那場海嘯的正面襲擊,但海拔很低的馬爾地夫的損失相對來說卻顯得微不足道,其原因同樣在於那裏的珊瑚礁未被破壞。
負責此次研究的哈林達· 約瑟夫·費爾南多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作的一位斯里蘭卡流體動力學家,他認為有關國家政府應當進一步努力制止對珊瑚礁的偷盜行為並保護海邊的天然防護物免受破壞。研究報告已于16日發表在了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所辦的《黎明女神》報上。(國際線上獨家資訊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