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Horizon.prj
水猿假說
由
於 2007-08-18 12:17 AM 發佈 (1025 查看)
By The Aquatic Ape Hypothesis by Elaine Morgan
水猿假說:人類的外型因在水中生存而誕生
1.性:
(1)體位
除了水棲哺乳動物之外,人類是唯一真正面對面性交的生物
(2)處女膜
靈長類普遍沒有處女膜,人類卻重拾這項特徵
(3)月經
潮汐受月亮操縱,水位的高低會影響姙娠的危險性,具有同步性的規律亦有助於政治性策略,而世界各地的民族都有拜月儀式。
2.皮膚:
(1)皮脂線
靈長類的進化中從未增加過皮脂腺,人體的皮脂腺特多而且細微,並且只分布於眼睛、嘴唇與肛門周圍。胎脂也是人類胎兒獨有的特徵,完全防水的脂膜包覆胎兒出生,其他靈長類的胎脂在出生前便消失。
(2)毛髮
人類毛髮的生長方向明顯與其他靈長類不同,似乎與游泳時的水流方向有關,哺乳動物毛髮的流向通常是與重力和雨水有關(向地面),人類的毛髮從腋下出發後卻直衝頸部、順著脊椎直下、交會於中線、延伸至尾骨;毛髮在上胸部向左右兩側分開,形成一條水平線,位置比肩膀稍低。這條分界線以上的毛髮向上生長,越過肩膀;以下的毛髮則向下生長。
3.耳:
游泳行為會使耳部鼓膜周圍產生"外生骨疣",受年齡、性別、種族、水溫影響,而不游泳的人不會產生。
4.血液:
人血的血球數隨著演化變少,而血紅蛋白增加,這與海棲哺乳動物的演化過程相同
5.吃魚:
大腦最為耗能,只有在一年四季都有食物的地方才能充分進化,陸上食物多半具有季節性,而熱帶海域中沒有。人腦的擴張,除了足夠的食物以外,還必須有正確比例的兩種脂肪酸:1:1(Omega No.3脂肪酸:Omega No.6脂肪酸),其中Omega No.3脂肪酸在海中極為豐富,在陸上卻幾乎沒有,尤其內陸地區;而淡水魚的血脂肪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與花生四烯酸(AA)的比例與人的腦磷脂比例極為接近。
6.病毒:
過去在狒狒的體內曾經產生一種反轉錄病毒,使今日所有的靈長類動物都因此具有此病毒的基因,而人類卻沒有,所以智人在當時應該已經身處亞洲(狒狒只在非洲),至少隔著一大片海,而其後代一直到病毒災難結束後才回到非洲。
7.結論:
人類的進化:後腿直立→兩腿行走→毛髮生長方向改變→功能性赤裸無毛→喉頭下降至舌頭以下→更肥胖→忘記喘氣→喪失頂泌腺(增加腳部摩擦力的鹽腺)與大部份嗅覺→皮脂腺大量擴散→鼻孔方向改變→腦部擴大→胎兒在發育成熟前誕生→學會說話。這顯示人類產生於有大量水域的開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