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Horizon.prj

【轉貼】中國藝術的童話

為這篇文章評分
朋友嚷著崇明島上將有一場中國藝術家的狂歡會。屆時,體內只要有一粒叛逆細胞的內地藝術家都將渡海前往。三天三夜。沒日沒夜,盡情交流。

怎麼聽,都像是一場慾望橫流的感官饗宴。

說的人一本正經地搖頭:「不,不,純粹是藝術派對,不是你齷齪念頭裡的什麼雜交派對。」傳說中他也是一個行動藝術家,雖然十幾年沒有新作品,以一名藝術家的革命感情,他仍打算去「刺激腦子」。

他神秘兮兮地說:「有八個女性藝術家要一起做場行動藝術。非常前衛。很嚇人的概念。」

真的真的真的,他連說三次。

「八個女人?多前衛?」我看一下他的表情,繼續問,「不會就是八個女人一起脫衣服吧?」

這位藝術家愣了一秒,又給了我一次保證:「你不會後悔的。」

今年的德國卡賽爾文件展請了著名的中國概念藝術家艾未未。協助設計北京奧運主館場“鳥巢”的艾未未提交了一件作品叫做〈童話〉。〈童話〉不是一幅黏貼了大象糞便的畫作,也不是一組收集了各地垃圾以抗議環境污染的廢物堆,而是1001個中國人將應艾未未及主辦單位的邀請,前往格林童話的故鄉卡賽爾市遊玩。

艾未未的創作概念在於,中國人向來視能夠出國旅遊為人生一大成就,顯示經濟能力與社會地位的成功。藝術家總共要邀請1001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中國人,包括了農民、教師、警察、藝術家,還有生活在中國廣西偏遠山村的侗族人,每批200人,在文件展舉行的時節裡,先後前往這個德國城鎮旅行,完成他們以為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的個人童話。這項作品估價歐元八百萬元,剛提出來就得到瑞士一家畫廊的贊助,當整個作品完成之時,將打破藝術史記錄,成為古今中外史上造價最高的一件藝術品。

中國果真是泱泱大國。我時常有種感覺。

這裡談的不只是地理的遼闊或物產的豐富或人口的密集,而是隨便中國人做點什麼,都會是驚艷,都會是創新,都會是前衛,國際社會無論如何都會暫時停止呼吸。

中國的藝術家在傾圮的胡同牆上塗鴉自己的頭部線條,外國人驚呼,詮釋為“庸俗的資本主義侵襲舊人文社區的省思”,而願意花美金四百元買下一幅光影平板的存證照片。在其他國家建造住商兩用的現代大樓,只不過是一門生意,放進現代中國的社會文本裡,建築商人成了讓東方遇見西方、現代揉合傳統的新式生活代言人,每一項工程的破土都在撼動中國社會的古老大地,改造中國人的居住文化,世界經濟論壇急切闢場討論。其他國家女人談性是令人疲軟的媒體特技行為,中國女人談性則是先進革命,是新中國的未來,是不容小歔的文學良心,國際媒體大幅度報導,一本本書很快被翻譯成不同語文,全世界都在閱讀。

費里尼說得不錯:「我喜愛秩序。有了秩序,才有我的創作。」

沒有了所謂政治高壓的中國政府,沒有了所謂傳統保守的中國文化,沒有了所謂共產黨一律平等的表象,一切反叛、一切思維、一切尖銳都將失去刺點,毫無咀嚼的力道,變得平淡無奇。沒有強烈反差,便沒有明顯衝突。沒有明顯衝突,就不能拿批判當作唯一的創作。

歷史悠久的中國,在新世紀裡卻是一個青少年的國家。能夠對父母說不,那已是一種激進哲學的表態。當你是青少年時,你只要懂得反抗這個現成的世界,這就給了你鮮明的個性和自認特殊的權力。當你是青少年時,你的思想能青澀莽撞,只要有勇氣表達自己,世界便會給予你掌聲。當你是青少年時,你被容許有自憐的情緒,可以完全地自我中心,覺得全世界都應該主動來了解你,而不是相反。

至於創造這個世界與後續的維修工作,不是青少年的工作。他們只要持續抗拒,懂得說不。這就夠了。


我身在上海新天地一家新開幕的家俱店裡,周圍擺滿了進口的國外設計傢俱。來自香港的創辦人面有傲色地告訴我:「這是一間概念店。」

「什麼概念?」我問。

他睥睨了我一眼:「你看不出來嗎?」

我仍茫然。

他決定對我好一點,跟我解釋:「這以前在中國沒有的。很前衛的。」

我不禁好奇,當中國人擁有他們宣稱渴望的100%創作自由的那一天,他們究竟會拿來做什麼。

http://211.20.186.41/hcf666/archive/2007/08/28/192470.aspx
分類
未分類

評論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