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Horizon.prj

聆聽青草歌唱 堅毅且充滿批判性

為這篇文章評分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71704+112007101200087,00.html

今天中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學院宣布今年文學獎頒給高齡八十八歲的英國女作家多麗斯.萊辛,讓聚集在皇家學院門前的幾百位等候者分外高興,報以一片熱烈的掌聲。

 瑞典的女性主義者更是一片歡笑,因為萊辛的獲獎,意味著女性文學和女性問題將重新引起世界的關注。她們希望男性能從萊辛的作品中,認識女性的獨特角度。

 獨特的筆 剖析女性問題

 如果說萊辛的獲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多年忽視女性有關,這是不公平的。她是英國繼弗吉尼亞.伍爾夫之後,最好的女作家,沒有人敢說她比男性作家遜色。

 如今,在大半個世紀辛勤的寫作之後,終於獲得了這個獎。此刻,也許這個喜歡餵鳥的老太太會打開一本舊影集,遙想當年的自己。那個在非洲農場裏成長的小姑娘,那個被視為「神經質」的白人殖民者的後代,懷著巨大的同情,凝神地觀察那塊灼熱的土地,那些頂著水罐的黑人婦女。在那個種族主義盛行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她以她的一支筆塑造血有肉的土著黑人形象,顛覆了西方文學中的傳統,反映了種族隔離制度滅絕人性的本質。

 「受虐」悖論 曾引起爭議

 她不會忘記,當年離婚後囊中如洗的她,帶著孩子移居英國,只有皮包裝著的一部小說草稿,這就是令她一舉成名的《青草在歌唱》。原本在歐洲白人眼裏一片曚昧的黑色非洲,在這本書裏展現了其社會現狀,以及白人與黑人之間的奴役與被奴役的關係。在晚年的回憶中,萊辛把自己在非洲的生活經歷稱做是「一生中最大的幸運」。

 她總是具有挑戰性。不僅批判種族歧視,她也刻畫具有受虐傾向的女性,塑造具有堅定意志、自主自立的女性形象,描繪女性在男權社會中所遭受的情感危機。同時,她提出許多敏感的女性問題,例如,情愛與人物生活質量之間的關係,老女人的情慾等等。在女性問題上她有一個著名的悖論,即女性必要經歷受虐的過程,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她的作品一度引發女權主義論爭。

 這就是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她的原因:由於她的作品具有女性獨特的視角和批判懷疑精神。好久沒有女性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了。在她之前,被授以桂冠的女性,是一九九六年獲獎的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

 來自非洲 創作遠離主流

 作品之所以被認為具有偉大價值,是因她聆聽和書寫青草的歌唱—這是她創作本質特徵。「青草」意味著被上流社會忽視的下層人、邊緣人或者是社會異類。她的創作總是遠離主流而體現出非主流價值觀。因為她仍然是那個來自非洲的、因患有眼疾而輟學的貧困女孩。在小說裏,她探討老年女性的愛的能力;在現實中,年邁的她仍然深切關注這個世界,愛那些不被人愛的異類。
分類
未分類

評論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