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Horizon.prj
中國團隊測繪 首個亞洲人全基因圖譜面世
由
於 2007-10-14 02:41 PM 發佈 (1778 查看)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30509+132007101201154,00.html?source=rss
中國團隊測繪的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炎黃一號」昨天在深圳發表。據報導,這是第一個亞洲人的全基因序列圖譜,意謂中國基因研究水準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五位英國「自然」雜誌專家專程前往深圳觀摩這項成果。
香港「大公報」今天報導,「炎黃一號」是中國科學家與英國桑格基因組研究院合作進行「千人個體基因組多態性研究」的一部分,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研究院的科學家共同發起負責。
報導指出,「炎黃計劃」的工作內容是研究及繪製黃種人基因圖譜,研究方法是先選取一個代表中國人,建立覆蓋百分之九十五序列以上的全基因組精細圖譜;再選取漢族、少數民族、東亞地區不同國家民族在內的一百個個體,建立東亞人種(黃種人)特異性的高密度、高分辨醫學遺傳圖譜。
最後,建立包括可用於篩檢疾病相關基因的分子標誌集(molecular markers),大規模篩檢中國(東亞)人群的特異性疾病。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王俊指出,「炎黃一號」計劃經嚴格篩選,選中一個未罹患疾病的漢族人。基因組圖譜的準確度非常高,只有五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的誤差。
「炎黃計劃」建立的人類基因組圖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張解剖圖」。科學家可透過分析人體二十四條染色體的鹼基序列獲得個人基因組,有助於預防遺傳疾病,為研製新藥物及尋求新醫療方式提供依據。
報導說,「炎黃計劃」還結合「外因與疾病」研究。黃種人胃腸道疾病較常見,新一代的基因組技術和生物資訊技術,使科學家全面了解人類胃腸道微生物群,比較代謝性疾病個體與正常個體的排泄物基因組後,就可以發現代謝性疾病的相關胃腸道微生物,為全面診斷和治療複雜性疾病提供新思路,尋找作為治療藥物靶點的微生物。
王俊表示,研究團隊下一步將構建東亞人群(黃色人種)的醫學遺傳多態性圖譜,在兩年內完成一百人的基因組測序及多態性比較;用三到五年完成鑑別疾病關聯的分子標誌等基因組相關研究。
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團隊將開展個人化疾病預測、預防和個人化診斷治療等醫學和健康產業的開發,用五年時間進入商業化運作。
據報導,另外九十九人的基因組測序工作即將開始,將從十四日開始召集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