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1. 作家的位置

    作家的位置 【聯合報╱高行健2008.04.27 04:16 am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閱讀藝文 聯副?創作 作家的位置

    二十世紀政治入侵文學

    作家的位置,也就是說文學在當今社會的地位,以及作家和社會與時代的關係。這當然都是很大的題目,我的觀點只是一種看法,純然是個人的選擇,而每個作家有自己不同的選擇,也來自不同的文學觀。不同的看法導致不同的選擇,本無是非辯論。然而,政治對文學的干預,把這自由思想的園地也變成戰場,一個多世紀以來,從西方蔓延到東方,從歐美到第三世界,一直論戰不息,沒有一處能夠倖免。 ...
    分類
    未分類
  2. 簡化,不能取代美好的全部

    作者:楊照
    什麼樣的音樂、什麼樣的歌曲,最能代表歐洲?歐盟的官方選擇,是貝多芬以席勒的詩譜寫的〈快樂頌〉。

    歐盟正式選定「盟歌」那天,哲學家海勒(Agnes Heller)寫了一篇一點都不快樂的評論,她沈痛地哀悼,此舉等於「宣告了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樂曲的死亡!」
    海勒的意思,如果我的理解沒錯的話,是現代生活中我們有了越來越強烈的「換喻」習慣。太多的東西、太多的訊息搞得我們眼花撩亂、措手不及,為了應付,我們只好「以小代大」。

    文學中的「換喻」,講的就是「以小代大」的技巧。將整體當中的一部份,拿來代表整體。例如說「王冠」明明只是國王身上的一項配件,然而文章裡提到「王冠」,指的通常不會只是戴在國王頭上的東西,而是國王,甚至是國王地位與權力的總稱。

    現代意識心靈中的「換喻」,則是讓自己擁有了事物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創造出擁有事物全部的幻相,例如崇拜明星,因而會購買代表明星的簽名紀念品,擁有簽名紀念品,就像擁有了明星一樣滿足。

    換喻創造了擁有全部的幻相 ...
    分類
    未分類
  3. 堅持常識價值的人格者

    堅持常識價值的人格者
    【聯合報╱楊照】 2008.04.30 04:10 am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閱讀藝文 聯副?創作
    八○年代柏楊先生開始進行他的《資治通鑑》白話版大工程時,我是個在大學裡自認為努力研讀史學的學生,也曾花過不少時間念完《資治通鑑》,寫過報告分析司馬光的史學方法與史學立場。白話版《資治通鑑》一出版,我馬上找了書來讀,讀後覺得大失所望。柏楊根本沒有什麼歷史上的創見嘛!他的白話翻譯小心翼翼,卻不見得注意到一些比較麻煩的字句解釋,而且他的評論,不脫一般的常識的歷史教訓方向。 ...
    分類
    未分類
  4. 會議時間浮動制(草稿)

    例行會議到目前為止大約開了六次吧…(已經忘了次數了…囧)
    參與的成員,說實在的,少的可憐
    沒有像第一、二次那樣至少有六人以上…

    固定參與的除了我、秋秋還有楓羽以外
    其他人幾乎不是時間撞期不然就是太忙…
    因為不久我打算要開始動下一步工作了
    主角、敵方的能力值數據差不多該寫下去了
    不然要拖到何時哩…?
    我自己也在努力畫圖,尤其是角色動作圖~(暈)

    好了,廢話不多說
    因為以上因素,固定時間的例會恐怕沒多好的效果
    所以我決定,會議時間採用浮動制
    換句話說就是開會時間不固定就是了…
    (我真的不會表達啊…囧)

    但日期固定在假日
    只是連我、翠羽還有茶茶都要出席的話…
    只能挑在晚上了…
    我還沒有完全掌握各位上MSN的時間
    可以的話,各位能否再次告訴我"平時最常上線的時刻"?
    ...
    分類
    未分類
  5. 雜物 - 音言 - William Blake[A Poison Tree]


    威廉布雷克的[毒樹]
    可能很多人聽過類似的詞句:
     我對我的朋友感到憤怒
     我反省自己的怒氣 於是釋懷了
     我對我的敵人感到憤怒
     我放任怒氣滋長 而其越加茁壯

    聽起來很正向嗎?有人把這段比作「退一步海闊天空」。
    不過完整的詩文感覺似乎不是如此:
    原文
    ...
    分類
    未分類

聯盟網站及推薦社區